发表时间:2023-06-08 21:06:25
当年《欲望都市》的编剧CandaceBushnell,在火了之后乘胜追击出版了都市女性小说《口红森林LipstickJungle》,Victory是顶尖时尚设计师,她有句堪称业界良心的真话:
Itwasridiculousjob,,withbarelytimetobreatheinbetween,havingtocomeupwithsomething“new”,something“fresh”(whentherereallywasanythingnewandunderthesun),againandagain,yearafteryear.
每年两季的新鲜元素,灵感绝不会乖乖准时到来,只能纵向去远古和未来,横向放眼全世界去寻找。
神秘又元素众多的中国风格,很早就被饥渴的高定狼群们锁定,不约而同的时不时拿来用一用。
最近几年高定们的“中国抄”也眼见着越来越精致,有设计感了。可能是客户看的越来越多,又或者是中国金主妈妈们越来越多,以前那种粗暴地强用会遭遇各种嗤之以鼻的嘲笑。
GiorgioArmani2009年的移动“走马灯”
RobertoCavalli的“女打手”style
Chanel2010年的“清宫太监制服”
2015年蕾哈娜的“黄蛋糕”
还有中国人乱来的,下方高能,请注意遮挡。
2017的年初纽约秋冬时装周,胡社光的“微-重生”
2017的年初纽约秋冬时装周,胡社光的“微-重生”
中国元素极美极有内涵,尤其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汉文化。其中的代表文官文化,不光意味深长而且兼容并包,美得大胆有层次。
文官文化里面,最具中国特色,不容易被高定们理解的就是文人画和书法。
这是文化本源的差距。
1951年ChristinDior在沙龙里主打的中国书法高定裙,用的元素是张旭《肚痛贴》。
1951年ChristinDior在沙龙里主打的中国书法高定裙
没有觉得美或者高雅逼人—-只有一些怪怪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肚痛贴本来什么样子的。
张旭《肚痛贴》
《肚痛贴》乃“草圣”,唐代张旭所书,全帖六行30字,似是张旭肚痛时自诊的一纸医案。内容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
原帖的美,在印上高定白裙后,只剩线条了。与《虫子书》印上去有何区别
张旭的狂草,狂放灵动,只具有审美,基本不具有文献作用,它更像画作,美在线条多变,美在黑白之间、浓淡之间抽象画一般的灵动,也美在如文人画一般整体呼应的结构和布局。
不可拆分!不可变形!
所以印在衣服很丑!
中国文人向来书画不分家。书法既是线条美、字型美,又是整体美,书即是画,画即使书也。详细来说,书法美除了容易理解的用笔和线条之美、文字内容之美外。还可以怎么欣赏呢
1.结构,“结字”、“结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
张旭楷书《郎官石柱记》
2.“内势”,即无形之使转。其盘纡于虚,无迹可寻,行楷多用此法。内势笔断意连,点画交际处可用“度”法。此亦“隔笔取势,空际用笔”,有暗度陈仓之妙。
黄庭坚大字行楷书抄录唐代魏征《砥柱铭卷》,卷长8.24米。2010年保利春拍,成交价4.368亿元。
黄庭坚大字行楷书抄录唐代魏征《砥柱铭卷》
3.“外势”,即有形之使转,其盘纡于实,有象可睹,行草多用此法。外势以露锋居多,收笔时带出一缕锋痕。谓之“牵丝”,点画之间,字之间交换过度时带出一缕墨痕相衔接,谓之“游丝”。
文征明《赤壁赋》
不论风格,手法稳定,气势统一,书法作品需兼具内容、线条、结构、整体气势之美,不然就是抄经或写书,不是一篇书法作品了。
作为名门之后,张旭的母亲是虞世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的外孙女。张旭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狂放的,他的楷书端方严谨“无出其右”,唯一楷书传世真迹《郎官石柱记》又称《郎官厅壁记》。字体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拓本帖芯20.2×13cm。上海博物馆藏。
《广川书跋》也说“《郎官记》则备尽楷法,隐约深严,筋脉结密,毫发不失,乃知楷法之严如此。”
乖孩子当到极致、基本功练到“无出其右”,才有资格借酒装疯,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狂草一篇也有人认真看待的。
能草能楷,颠狂中自带法度。这才是张旭的高妙。
这样看似狂放,却内藏法度,气势高度统一的行草狂草最是不能拆也不能拼,更不能2D变3D,因为它们生来就是完整的,是一幅画,更是气息想通的一个生物体,断了就死掉了。
比如张旭《古诗四帖》,连章都是浑然一体,这样美的一幅艺术品,要变形要再创造设计师请在动手前摸摸自己良心会不会痛。
张旭《古诗四帖》
再来看看楷书。
楷书已是书法之最严谨形式。除了线条还有结构之美,每字自成体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程度。如果这些美丽规矩的“宫装女子”随着衣服变形,美亦折矣。
柳公权《九嶷山赋》
颜真卿《多宝塔碑》
楷书还给人和风细雨,一片精美城墙砸过来的震撼感。你会忍不住去看每一块精致的砖,它们还被堆砌得美轮美奂、严丝合缝。
随着书写速度越来越快,你也会越看越快,稍稍瞧瞧细节就眼晕。被逼得且看且退,往后就只看得到整体。看到是一幅流动的画,而不是一件书法作品。这种情况下,书家自己也是看的整体,一大张纸才能承载的豪情,每一个单独的字只是列阵的兵。
就跟高速上看窗外风景一样,等最初的晕眩适应了后,还是可以仔细欣赏变形的景色,拉长的光影,它们带着疯狂的细节扑来,乱而不乱,真而不真。它是一幅印象+抽象画。
这就是从楷到行再到狂草的感官变化。
草书的整体结构以及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留白)是它天然美的根基。
不能动。
草书不是不能印在衣服上,而是不能胡乱拆,胡乱拼,打断结构,徒留满满狂气在其上。
这可是女式礼服啊,我总觉得穿着跟盔甲似的,再纹上这狂草作为加固加速符文,就可以上战场了。
这就是西方文化粗暴地用象形文字的心态,强用我们艺术巅峰的书法作品的效果。
怎样才算适合上身的书法作品呢
内容上看:
既然上身,稍微迷信一下。。。呃,吉利一下。经书以及美好意义的诗词。
基于传播需求,佛道家们生怕统治者一旦想不通就烧经书,毁卷轴,所以经文刻在石碑上是最多了,名家也很少不抄经文的,选择面那是相当广。
不过经文都是正儿八经的清心寡欲的,狂草是没有的。如果用片段设计的好话,也很吉利的。
诗词也是比较好的选择。。。不过,凄凄惨惨切切,空阶滴到明,十年生死两茫茫啥的,还不是要选了。
另外,文人之间互相祝福类的也不错,升官、长寿、康健啊之类,好看又吉利。
米芾《祝寿庆生申》
米芾《新恩贴》
字体上:
如果选局部,楷书+经文会有反差萌和神明加成效果。
如果面积稍大,还是短小草书吧。《肚痛贴》从画面上其实挺合适,就是内容稍微头痛了点。另外,大量闲章和收藏章也是一种氛围。能打破书体的结构,形成颜色和结构的另一种形式美。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
风格上:
女生的衣服,是不是选女书家的字会稍许婉约点呢比如蔡文姬,她是极品才女,还是王羲之的师祖。可是古代女子书法保存下来太少了,就武则天还挺多,不过她那一手也跟婉约搭不上边。所以注意避开格外生猛或者刚烈的字就好。比如黄庭坚、魏碑等。
蔡文姬《我生贴》
黄庭坚《砥柱铭》
魏碑《张猛龙碑》
黄庭坚《砥柱铭》魏碑《张猛龙碑》
厦门供卵助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