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市民在疫情期间就医需求,现将我院近期门急诊安排和住院就医须知提醒如下:
急诊与发热门诊
1、南部院区急诊与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北部院区急诊24小时开放。
2、急诊持有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患者可直接就诊(无核酸阴性证明患者医院将给予抗原检测、核酸采样),急危重症患者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提供绿色通道救治服务。
3、急诊电话:南部转5216分机;北部转6610分机。
门诊
我市各大医院门诊均已实行全预约制,请您选择预约就诊,按预约时间段来院,养成良好就医习惯,减少在院等候时间。预约入口位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微自助”版块内,当场不接受临时加号。
7月1日起,南部与浦东院区恢复周一至周六门诊常态化运行机制(南部院区整复外科、辅助生殖科、激光美容科周日常规开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7月增设周日普通门诊)。北部院区周一至周日均有门诊。
1、南部院区核酸检测24小时开放,地点:黄浦区瞿溪路500号;北部院区核酸检测开放时间:周一到周日上午8:00-11:00,下午13:00-15:00,地点:宝山区漠河路280号北部院区2号门对外核酸采样点。
2、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最新要求,进入门诊的所有人员,包括患者及陪同人员(限1人),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若您的核酸报告不符合要求,需现场进行抗原检测,结果阴性方能进入门诊(欢迎自备未拆封的抗原试剂)。对部分需要摘除口罩进行诊疗或手术的科室,根据诊疗需要须持24小时内上海市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若为24小时内外省市核酸检测报告,则同时需要提供上海市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部分还需加测现场抗原,敬请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导。
3、请在门诊入口处主动使用支付宝/微信/随申办扫取“场所码”,生成随申码,用身份证/医保卡/随申码扫码通过闸机,经体温测量正常,流调后进入门诊就诊。
4、请配合医院相关防疫要求,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禁止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楼宇内请勿饮食,非必要请勿摘下口罩,有序就诊。
5、来院就诊请勿穿“大白”防护服或“蓝色”隔离衣等进入;尽量减少陪同人员,以免交叉感染。
互联网医院网上门诊
1、网上门诊入口:微信公众服务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自助”-“互联网医院”-“网上门诊”(复诊配药前请先通过“药品查询”查看是否有您所需药品);
2、网上门诊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1:30;13:30-17:00;
3、网上门诊排班,请查看微信公众服务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自助”--“互联网医院”-“网上门诊”
住院
周一至周日均能办理出入院。住院病人和陪护需提供入院前连续三天(且入院当天需提供24小时内我院检测)正规医疗机构常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和/或行程码)、体温监测、如实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健康承诺书》,经科室审核后办理住院。
友情提醒
核酸检测有效时间以采样时间为计;实时电子版核酸检测报告(非截图)全部认可,纸质版核酸检测报告须由正规医疗机构出具方认可。
便民服务中心
一站式就医自助机
浦东院区宽敞舒适的候诊区
写之前先跟大家说说本人,娇气型,而且很怕痛,老公怕我剖,所以在怀孕时天天给我灌输要顺产的观念,对于我这样怕痛的能顺产,老公对我简直是刮目相看。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入正题。
我相信大家在怀孕的时候总在纠结到底是顺还是剖,我也不例外,也纠结。但经历过了之后我觉得如果检查的各方面都正常而且没有超过预产期,没有90%以上剖的必要那么还是选择顺产比较好。在其它条件都等同的情况下,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就在于先痛还是后痛,短痛还是长痛,自己是否有勇气敢于顺产。如果你说你不怕痛,可以忍受宫缩的痛,那么你能否一直坚持忍受这种痛到底呢如果一直能忍受宫缩最后一刻的痛的话说明你就成功了,离顺产不远了。有的人在宫缩一段时间后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还是选择了剖,结果受了二茬罪很不划算。我住院时有个女的痛的喊了一晚上,那叫声很惨,结果第二天十几个人选择了剖腹产。所以任何事情的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再坚持一下。生孩子也不例外。另外因为B超显示宝宝不大,自己心里感觉真不想剖,看同病房的剖的人也痛苦的不行。所以最后事实证明对我来说顺产是明智的选择。
下面说说自己的生产过程。
预产期是1月19号,5号早晨上厕所时擦出了一点点红色的东西,也没有经验,估计这就是见红吧,下午去了医院,医生说胎盘三级了让赶快住院,当时着实着急了一番,不知道是医院为了赚钱还是什么,现在觉得提前住院是有必要的,因为胎盘已经不能给宝宝输送营养了,在宫内可能会出现缺氧等症状,在家里这些你自己是不知道的,胎动也不能说明什么。所以6号住院,天天测胎心,吸氧,做各种检查,看同病房的生了又走了自己也蛮着急的。医生跟我说反正没有到预产期宝宝暂时没有什么异常不建议剖,当时B超宝宝有5.8斤,所以就等待宝宝发动中。同病房的一个人说多走动有帮助,所以没事就出去走,不知道是不是走的原因,9号凌晨就有痛经的感觉,当然那种感觉很轻,也不规律,到9号晚上肚子痛了一晚上,根本没睡,我用手表看时间,护士说痛的频繁了就要检查。我一直看时间,到10号凌晨3点就开始隔5分钟痛一次,一次有30秒,每次一痛我就在床上扭动,比痛经痛很多倍。到早晨上厕所时有很长的一条红色的白带我知道宝宝要来了,护士过来听胎心我说肚子痛的厉害了,护士说要检查,我猜想可能宫口开了,要生了,自己很害怕,还哭了一鼻子(现在想起来真好笑)。检查后护士说开了3、4指了,我当时开心了,我以为自己只开了1指,而且护士说开3、4指的时候最难开也最痛,我又高兴了,又哭又笑老公说我神经。但距离宫口全开我想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就躺在床上上网,一会儿有个助产士来了说再给我检查检查,让我肚子痛的时候用力,就是深吸一口气再吐出去,每次她不知道拿个什么东西弄下面,估计是帮我开宫口。检查完了之后跟我说让我老公给我买早点要进产房了,天哪,这么快就要生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她说我已经开了7指了,其她护士都夸我好棒。
进了产房后,吃了巧克力,助产士指导做了下扭动腰部的运动帮助宝宝胎头下降到骨盆,让我有便意的时候告诉她,9点上了产床,喝了红牛,让我感觉很不爽的就是让我肚子痛的时候用力,但就是肚子痛用力才有用,虽然知道但还是不爽,就深吸一口气再吐出去来回了好几次,在这过程中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真想剖啊。护士感觉宫缩还是不强给我打了催产素,当时回血了我都不感觉痛,而且还侧切了,后来缝伤口都不觉得痛只是感觉不舒服,当时的任何痛与宫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最后感觉有一坨东西堵在阴道口的时候,就是宝宝头部出来了,10点,随着宝宝的一声啼哭,我的宝宝降生了,当时真是激动啊!第一句话就是对等在外面的老公喊了一声:“xx,生了,是儿子”
最后感谢老公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如果没有老公可能自己都坚持不下来,顺利生产也有老公的功劳,我有一个好老公。感谢怀孕期间一直无微不至照顾我的婆婆公公。
本文整理自用户“crystalfuwa”的原创分享,版权归播种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有个女子连续3年,每月痛经15天,但是她一直以为是正常的,没有治疗,被家人送去就医才查出腹股沟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让我想起之前接诊的一个山东患者李女士,当时她刚27岁出头,来看诊时看她脸色苍白,表情有些痛苦。
一问,正在经期,痛经痛得厉害,已经是吃过布洛芬了,不过还是非常难受,同时伴有乳房胀痛、腰痛,心情不好。
►2年痛经西医治疗半年后复发
跟她交流了两句,她说痛经已经有2年了,从月经第一天一直痛到到最后一天,每次都疼得受不了,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和学习,每次都是靠吃布洛芬,才会好受一些,但是布洛芬只是有所缓解,每次还是非常痛苦。
李女士在山东本地一家医院检查过,查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她造成她痛经的“元凶”。
此后李女士采取了西医治疗。
西医是怎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简单来说,一是通过手术将病变切除,二是用激素药物使月经停止来潮,不来月经就不会痛经,但是副作用比较大,而且容易复发。
不过半年时间,李女士的病情复发了,甚至比之前还要严重一些,后来经亲人介绍,找到我治疗。
►中西医观念差异大治疗方式有区别
在我的门诊中,和李女士这样的患者有不少,很多患者在西医治疗复发后,都转向中医治疗。
这里就要提到中西医治疗理念的不同,西医治疗的手法,就像修理机器,哪里的零件坏了修哪里的零件,有炎症就抗炎,长肌瘤了就切掉。
但在中医来看,疾病的出现,和全身的脏腑、气血有直接关系。
简单地说,疾病就是身体整个大系统的某些地方失调了。
[微风][微风]五脏六腑和经脉等系统正常运转时,人是健康的,有外在或内在因素长期干扰了系统的正常运转,就会产生疾病,疾病就是人体系统失调后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结果。
比如肝郁气滞会造成女性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还会出现腹胀、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
[微风][微风]西医来看,这些病要去不同科室,单独治疗。
[微风][微风]而中医经过辨证,确定她是肝郁气滞的情况,就会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整体来调,肝气疏泄了,气机正常运转,以上的症状自然会好转。
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了根本原因,仅仅对结果进行治疗,否则治疗效果也只是一时的。一定要辨证论治,找清楚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根上进行调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病机是瘀血阻滞,而李女士则是典型的气滞血瘀,平时情绪不好,爱生气,爱叹气,“气行则血行”,气机运行不畅了,对血的推动能力就会不足,容易形成瘀血,阻滞冲任。
根据李女士的情况,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
►调经止痛大有好转
【开方】柴胡、花粉、当归、桃仁、川红花、大黄、甘草、台乌、琥珀末、黄糖等。
【功效】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该方剂出自中药方剂大全,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我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根据李女士的情况进行了加减。
三诊时,李女士告诉我痛经程度轻了很多,不用再吃布洛芬了。
由于痛经大有好转,李女士就想尝试开始备孕,于是我对药方进行了调整,此后正常用药。
之后,李女士成功怀孕,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虎宝宝。
►治疗的思考:患者身体是前提
行医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医生,不仅要给患者治好疾病,而且要给患者带来健康,在治疗时,尽可能选择副作用小、对身体危害更小的治疗方式。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主要用的高孕激素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疗法;中医则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证,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效果非常突出,尤其在止痛方面,不仅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不过调理和改变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很多人觉得不如打一针GnRHa、开个刀方便一点、省事一点,却往往忽视掉其后的副作用和对身体的影响。
作为医生,我能做的只是在把握病机的基础上,给患者提供一个基本的治法,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患者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今天就说到这里,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健健康康。
温馨提醒:以上所提供的方子仅供参考,个人体质不同,病情进展不同,用药也不一样,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建议找专业医师指导,不要自行用药。
医速递大众版
一个寻医+问药的健康交流平台
我国每年约有250万女性失去子宫,切除子宫的病因有很多,妇科也很多疾病,需要切除子宫,比如说妇科恶性肿瘤,有时候就算是良性疾病,在某些不得已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也会建议切除子宫。然而,对于女性来说,子宫不是说切就可以切的,有时候医生分析得再理性,也抵不过女人的感性。
那么,我们来汇总一下这些年来病人最常问的关于“子宫切除”的问题!
子宫切除后,会快速变老吗
女人的一辈子就是卵泡生长发育的过程。随着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发育、卵泡的排尽,女人从儿童期、青春期、进入到绝经期,逐渐衰老。所以女人是否衰老和子宫没有关系,影响女人是否衰老的主要器官是卵巢,而非子宫。所以切除子宫是不会加快女性衰老的。
子宫切除后,还能性生活吗
子宫切除,卵巢还在。激素是靠卵巢的,和子宫没有关系,啪啪啪是靠阴道的,还是和子宫没关系。所以,除了广泛全子宫切除术中部分阴道壁导致阴道缩短会影响性生活以外,全子宫切除仅切除了宫颈,阴道并没有缩短,所以对性生活并没多大的影响,反而不用担心会怀孕。
子宫切除,我还是一个女人吗
很多人认为,切除子宫,雌激素就没有了,就不是女人了
当!然!不!是!
注意,分泌激素不是子宫的职责,而是卵巢的功能。切除子宫对女性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所以这就要求女性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打消心理上的疑虑,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让女人花开得更加娇艳。
切除子宫,月经自然没有了
那怎么“排毒”呢
月经中其实就是子宫内膜和血液,哪里有毒素
如果女性的月经可以排毒,男性怎么办每个月也放血吗
子宫切除后,还有宫颈吗
子宫切除分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比如次全子宫切除就会保留宫颈。所以,子宫切除不等于小腹里空落落,啥也没有了。
最后想说,子宫对于女性固然重要,而家庭对于女性的态度,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也是子宫切除后最大的影响,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去接受每一个现实。现代医学非常重视保留生育功能,医生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切除子宫。但在疾病到一定程度后,切除子宫是为了更好地治疗,甚至是为了挽救生命,没有必要讳疾忌医。
热文导读
*霉菌性阴道炎,经常犯病、治不好,怎么办
*女生可以站着尿尿吗卫生棉条塞进去是啥感觉5个姐妹“私房”话题
*研究表明:中国女性初次性生活后2.6个月可见HPV感染!
*科普|子宫多大算正常
*女朋友终于送走“大姨妈”了,可以那个……啥了吗
点分享
(全媒体
城市名片,极致视野
首都胜景,一览无遗
6月22日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
吉隆坡帝国酒店项目
实现全面封顶
将建设成为集高级酒店和豪华公寓
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海外地标中国建造
吉隆坡帝国酒店项目
位于吉隆坡市中心位置
紧邻吉隆坡中央公园
距离马来西亚顶级购物中心
柏威年广场(PAVILION)仅300米
距离入选全球十大医疗旅游医院的
太子阁医疗中心
(PRINCECOURTMEDICALCENTER)600米
临近使馆区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项目总占地面积284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
建筑标高274.7米
功能定位为五星级酒店和豪华公寓综合体
拥有256个私人泳池
建成后将成为吉隆坡市中心
又一标志性建筑
马来首创智慧建造
项目开创式地在马来西亚建筑市场
引用“智慧工地”系统
包括了“智慧面屏”“VR体验”
“终端移动端管理应用”等
中英双语化操作系统
极大地方便了
中方及属地员工的操作体验
同时引入智慧工地手机APP
提高了智慧工地系统在海外的适应性
▲智慧工地系统
项目应用可视化的BI大屏幕
集成了智慧工地的各项数据
可为疫情防控提供实时监控信息
助力项目精准防控
并为项目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数据
对风险项及时预警
并且有效推动当地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提高当地的劳动力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马来西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贡献中建八局的智慧力量
科技引领技术先行
由于项目地处城市中心位置
场地布置狭隘
安全施工难度大
建筑物边线距离场地红线四周
最窄处仅6米
最宽处仅10米
塔楼轮廓线距离红线仅7米
项目自开工到主体结构封顶过程
采用多种模板支架体系相结合
确保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标准
在裙房立柱上采用FramiXlife标准模板体系
在混凝土楼板中采用lightdek轻质快拆模板体系
在竖向剪力墙中使用大模板Top50
在核心筒内采用爬模系统Xclimb60
在外保护屏上采用Xclimb60加波形防护网形式
在高支模范围采用D3重架体系等
极大地提高了主体结构施工进展
使核心筒施工速度最快达到6天一层
标准层施工速度达到8天一层
▲lightdek轻质快拆模板体系与Top大模板体系
▲Xclimb60爬模与Xclimb60加波形防护网
项目对转换层实施施工与设计的双优化
直径25毫米以上钢筋采用套筒连接
钢过梁代替混凝土过梁
消防系统的永临结合等施工优化方案
在高质量建设的同时
实现了降本增效
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有效保障了高效建造、完美履约
精细管控履约达产
项目自2019年8月正式开工以来
团结一致、攻坚克难
克服了因新冠疫情政府管制令
导致的先后5次停工等诸多挑战
坚持每日早班会
每周班子会及每月总结会
高效精准推进项目施工
确保项目各节点如期完成
在2020年3月
项目紧跟政府最新MCO管控政策和复苏计划
积极筹备复工资料
成为吉隆坡第一批复工复产项目
在2021年疫情期间
项目建设最多能容纳420人的驻地工人营区
在保障施工现场的生产运营同时
实现了工地全封闭管理
助力工地安全生产
当前
项目积极践行海外快速建造实施方案
在主体结构封顶L53层之时
二次结构及抹灰已施工至L50层
外立面幕墙已施工至L44层
精细管理,合理穿插
朝着早日完工的目标努力推进
2017年8月27日,名表通网在广州东方文德广场,流金岁月钟表维修公司展览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以“流金岁月往日情怀”为主题的怀表沙龙聚会!即使广州受到第14号台风“帕卡”7~9级大风和大雨的影响,但报名的三十多位怀表玩家、藏家无惧风雨,相聚一堂分享、交流怀表的收藏和知识。这次台风雨中的相聚真的非常难得,相聚的时间也非常珍贵。了解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请登陆
这次沙龙聚会邀请到一位神秘嘉宾,他就是华人表圈(中国台北)顶尖的钟表鉴赏家、收藏家:黄嘉竹教授!
黄嘉竹教授为广州市流金岁月钟表维修有限公司题字,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与认可。
来来来,鎏金淘喜
去去去,岁月悠悠
黄嘉竹2017.8.27
黄嘉竹教授介绍女儿和儿子、并且为广州市流金岁月钟表维修有限公司题字
黄嘉竹先生,台湾南部乡下出生,台湾大学医学院毕业。
在台湾多所大学与医学院担任过教席。
黄嘉竹收藏品包括现代前五大品牌之手表,从最基本的计时表到万年历、陀飞轮、三问大小自鸣表、珐琅表都有。此外他的藏品还有:
百达翡丽的微绘珐琅怀表
19世纪的中国市场大八件
音乐两问镶珍珠动偶怀表
圆明园品级的珐琅嵌表香水瓶、嵌表日用品匣
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王朝权贵的动偶音乐戒指、珐琅动偶两问戒指表
18世纪的22K金深浮雕怀表
六铃六鎚音乐马车钟
多座清宫品级的音乐动偶钟
收藏品中最古老的是文艺复兴时期1550年(相当于大明嘉靖朝李时珍、戚继光时期)的鎏金铜动偶闹钟。
酸枣营养丰富、性平味甘,是很好的滋补营养品,它具有改善虚弱体质、滋补神经、补血安神、补中益气、健脾等功效,因此被称作枣中的贵族。
酸枣有什么好处呢
1、野酸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近年来,英国学者在对虚弱症患者的观察中发现,凡是连续按时吃酸枣的,其康复速度比单纯服用多种维生素类的快6倍以上。
2、常喝酸枣汁则可以益气健脾,能改善面色不荣、皮肤干枯、形体消瘦、面目浮肿等症状。
3、酸枣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4、酸枣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5、野酸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
6、酸枣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酸枣仁还有持续降低血压的作用。
7、酸枣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对孕妇的特别作用。在妊娠期会出现孕吐症状,食用酸枣能刺激胃分泌出胃液,减轻孕吐反应。酸枣中的维生素C还能增强准妈妈的抵抗力,促进人体对铁质的吸收。孕妇吃酸枣还有养心、安神、敛汗的功效。
野酸枣的味道非常爽口,而且老少皆宜,很多人都爱这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食用野酸枣也并非百无禁忌,虽然一般人都能食用,但也有一些特殊体质的朋友不宜吃。
什么人不宜食用酸枣呢
1、特禀体质不适宜食用;内有实邪郁火及肾虚滑泄梦遗者慎吃野酸枣。
2、野酸枣忌与虾皮、葱、鳝鱼、海鲜、动物肝脏、黄瓜、萝卜等同食。
3、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应该少吃酸味食品,适量食用野酸枣是没问题的,过量吃就有可能引起腹痛。
江西省政府官网10月8日消息,近日,江西省政府发布职务任免通知,其中,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金紫薇同志试用期满,经考察合格,正式任职。金紫薇任职时间从2021年7月起计算。
金紫薇出生于1985年10月,是中国赛艇运动员,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四人双桨冠军,为中国队夺得第29金。
去年7月,江西省政府发布任免通知,金紫薇任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官网介绍,金紫薇2003年进入国家队,与冯桂鑫、唐宾、奚爱华并称为水上项目的“四朵金花”。从小就长得较同龄孩子高大,而且颇具运动天份;小学时便开始练习长跑及篮球,曾赢得长跑全校第一,以及代表学校赢得区内篮球比赛亚军。
1999年,沈阳水上运动学校的教练张振平前往铁路实验中学选材,认为身高超过1.8米的金紫薇是练赛艇的好苗子,于是把她招进赛艇队;一年后,15岁的金紫薇随同教练,到江西展开了三年的艰苦训练。
金紫薇还曾先后获得2003年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子单人双桨冠军,2004年世界杯女子八人单桨亚军;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双人双桨第一名,2006年多哈亚运会女子单人双桨金牌,2007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第三名。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金紫薇获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同年,她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江西省先进工作者;2009年荣记江西省“一等功”。2010年11月金紫薇任广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上第一位女旗手。同年获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3年,金紫薇退役,2014年初任职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后同时任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2019年3月,金紫薇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对运动员而言,为国争光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通过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有效训练,使量变上升为质变才有可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从15岁开始练赛艇,到28岁退役,13年的运动生涯里,金紫薇一共只休息了195天。平时,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一日3堂训练课,其中户外高强度训练6个小时,包括完成水面非匀速划行50公里的训练,也就是说金紫薇以艇当车,以桨作轮,在水上划行了2.3万多公里。
“做运动员是累,但只需要管理好自己。做中心主任,不仅要管理好一群运动员,更好地为国家输送苗子,还要普及、推广并引领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当然更累。”金紫薇说,“新的领域、新的岗位,我更应该发扬奥运精神,勇于拼搏,战胜困难,闯出一片新天地。”
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为江西省体育局直属正县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既是省水上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又是全省水上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基地,同时担负着全省水上运动项目的管理职能。
去年4月,江西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金紫薇拟任省直单位副厅级领导职务。去年7月,她任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至此番考察合格,正式任职。
官网显示,根据分工,金紫薇协助党组书记、局长分管党的建设、干部人事、群众体育、体育宣传、体育法制、体育协会等方面工作,分管办公室、群众体育处、宣传教育法规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纪委)、省体育总会秘书处、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九江航空运动学校。
今年9月9日,江西省体育局召开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工作交流推进会。
金紫薇指出,要聚焦政治引领,进一步推动打造模范机关取得新成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聚力服务中心大局,始终立足体育工作主责主业。要聚焦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打造模范机关实现新作为,持续提升全局党的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全局工作效能,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建设。要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推动打造模范机关展现新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营造浓厚氛围。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mmol/L,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在2007指南推荐的10年总体危险评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余生危险评估方案。
2013年11月,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成血脂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在委员会成员中广泛征集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经讨论后最终确定了4个方面(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心血管总体风险评估、调脂治疗的目标和特殊人群调脂治疗)共17个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
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同时利用国内长期队列研究的新数据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南修订版提出的推荐建议是在系统评价基础上由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形成,当专家意见出现分歧时,在充分考虑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接受多数专家的共识。
指南修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指南修订过程中,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集资金,避免与厂家产生利益冲突。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定义借鉴了欧美血脂相关指南的定义,具体表述如下。
Ⅰ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本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血脂与脂蛋白
要点提示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1.CM:
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主要成分是TG,占近90%,其密度最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白色混浊。将血清试管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上层凝聚,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
2.VLDL:
VLDL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与CM一起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TG浓度能反映VLDL的多少。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h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4mmol/L(300mg/d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
3.LDL:
LDL由VLDL和IDL转化而来(其中的TG经脂酶水解后形成LDL),LDL颗粒中含胆固醇约50%,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TC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
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的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
4.HDL:
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1为主。HDL是一类异质性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脂质、载脂蛋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不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将HDL分为不同亚组分。
这些HDL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5.Lp(a):
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脂蛋白。Lp(a)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含有1分子ApoB100外,还含有1分子Apo(a)。有关Lp(a)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了解尚少。
6.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
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计算公式如下:非-HDL-C=TC-HDL-C。非-HDL-C作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适用于TG水平在2.3~5.6mmol/L(200~500mg/dl)时,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国际上有血脂指南建议将非-HDL-C列为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
血脂检测项目
要点提示
1.TC:
TC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
(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入可使TC升高;
(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TC对ASCVD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LDL-C精准。利用公式计算非-HDL-C和VLDL-C时,必须检测TC。
2.TG:
TG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与TC不同,TG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同一个体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VLDL及其残粒(颗粒更小的VLDL)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或HDL的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3.LDL-C:
胆固醇占LDL比重的50%左右,故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层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虽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反应特征,但LDL很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作为对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4.HDL-C:
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HDL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中HDL水平。
HDL-C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清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可伴有低HDL-C。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而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C。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ASCVD发病危险呈负相关。
5.ApoA1:
正常人群血清ApoA1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HDL颗粒的蛋白质成分即载脂蛋白约占50%,蛋白质中ApoA1约占65%~75%,而其他脂蛋白中ApoA1极少,所以血清ApoA1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
6.ApoB:
正常人群中血清ApoB多在0.8~1.1g/L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中均含有1分子ApoB,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B分布在LDL中。ApoB有ApoB48和ApoB100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于LDL中。除特殊说明外,临床常规测定的ApoB通常指的是ApoB100。
血清ApoB主要反映LDL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密的LDL(smalldenselow-densitylipoprotein,sLDL)。
当高TG血症时(VLDL高),sLDL(B型LDL)增高。与大而轻LDL(A型LDL)相比,sLDL颗粒中Apo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B增高的所谓"高ApoB血症",它反映B型LDL增多。所以,Apo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7.Lp(a):
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00mg/L以上,但80%正常人在200mg/L以下。
通常以300mg/L为切点,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Lp(a)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尚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Lp(a)被认为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表达单位按国家标准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其转换系数如下。TC、HDL-C和LDL-C:1mg/dl=0.0259mmol/L;TG:1mg/dl=0.0113mmol/L。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
要点提示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的发病危险。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的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范围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血脂异常分类
要点提示
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TC和(或)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
血脂异常病因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主要有: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2.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与血脂异常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例如编码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或编码与LDL受体结合的ApoB基因突变,或分解LDL受体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convertasessubtilisin/kexintype9,PCSK9)基因的功能获得型突变,或调整LDL受体到细胞膜血浆表面的LDL受体调整蛋白基因突变可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
80%以上FH患者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但高胆固醇血症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的特性。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是FH的主要病因。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HoFH)发病率约1/30万~1/16万,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terozygous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HeFH)发病率约1/500~1/200。
家族性高TG血症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通常是参与TG代谢的脂蛋白脂解酶、或ApoC2、或ApoA5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重度高TG血症(TG10mmol/L),其发病率1/100万。轻中度高TG血症通常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特性。
血脂异常临床分类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类(表3)。
血脂异常筛查
要点提示
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具有血脂检测条件,所以血脂异常患者的检出和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医疗机构就诊人群进行常规血脂检测来开展。这些人群既包括已经患有ASCVD的人群,也包括尚未患有ASCVD的人群。
健康体检也是检出血脂异常患者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h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有ASCVD病史者;
(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血脂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按临床血脂测定建议(附件1)的要求开展血脂检测工作。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要点提示
LDL-C或TC水平对个体或群体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但个体发生ASCVD危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胆固醇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ASCVD其他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相同LDL-C水平个体,其他危险因素数目和水平不同,ASCVD总体发病危险可存在明显差异。
更重要的是,ASCVD总体危险并不是胆固醇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独立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胆固醇水平与多个危险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这导致同样的胆固醇水平可因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而具有更大的危害。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评价ASCVD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ASCVD总体危险。目前,国内外发布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核心内容均包括ASCVD发病总体危险的评估方法和危险分层的标准。
2007血脂指南中,提出用"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来反映血脂异常及其他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综合致病危险。对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的人群,本版指南增加了进行ASCVD余生危险评估的建议,以利于早期识别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并进行积极干预。
在进行危险评估时,已诊断ASCVD者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直接列为高危人群:
(1)LDL-C≥4.9mmol/L(190mg/dl);
(2)1.8mmol/L(70mg/dl)≤LDL-/L(190mg/dl),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符合上述条件的极高危和高危人群不需要按危险因素个数进行ASCVD危险分层。
所有不具有以上3种情况的个体,在考虑是否需要调脂治疗时,应按照图1的流程进行未来10年间ASCVD总体发病危险的评估。本次指南修订的危险分层按照LDL-C或TC水平、有无高血压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个数分成21种组合,并按照不同组合的ASCVD10年发病平均危险按5%,5%~9%和≥10%分别定义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本次修订延续了2007年血脂指南危险分层方案,将高血压作为危险分层的重要参数(图1)。本版指南提供了更加定量的ASCVD发病危险分层彩图作为危险分层的参考(附件2)。
图1ASCVD总体发病危险评估流程图
由于国内外研究已经揭示危险因素水平对年龄低于55岁的人群余生危险的影响,本次指南修订建议对ASCVD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的人群进行ASCVD余生危险的评估以便识别出中青年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对于ASCVD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的人群,如果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其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1)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100mmHg;
(2)非-HDL-C≥5.2mmol/L(200mg/dl);
(3)HDL-/L(40mg/dl);
(4)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8kg/m2;
(5)吸烟。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要点提示
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2.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3.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L,高危者LDL-/L,中危和低危者LDL-/L。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5.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根据个体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血脂异常治疗的宗旨是防控ASCVD,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死亡等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危险。由于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个体罹患ASCVD危险程度显著不同,调脂治疗能使ASCVD患者或高危人群获益。临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1.调脂治疗靶点
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是导致ASCV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LDL-C水平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ASCVD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LDL-C在ASCVD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提倡以降低血清LDL-C水平来防控ASCVD危险。所以,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Ⅰ类推荐,A级证据)。
而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级证据)。将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点,是考虑到高TG血症患者体内有残粒脂蛋白升高,后者很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调脂目标值设定
调脂治疗设定目标值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并习惯应用。然而,有部分国外新发表的血脂异常诊疗指南不推荐设定调脂目标值。其理由是,尚无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支持具体的血脂治疗目标值是多少,也不知道何种血脂目标值能带来ASCVD危险最大幅度的降低。
然而,若取消调脂目标值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从调脂治疗获益的角度来说,长期坚持治疗最为重要。只有在设定调脂目标值后,医生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能与患者有效交流,提高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在我国取消调脂目标值更没有证据和理由,为此,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Ⅰ类推荐,C级证据)。
3.调脂达标值
应根据ASCVD的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治疗需要达到的胆固醇基本目标值。推荐将LDL-C降至某一界点(目标值)主要是基于危险-获益程度来考虑: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度越高者,获益越大;尽管将LDL-C降至更低,心血管临床获益会更多些,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多。此外,卫生经济学也是影响治疗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以考量。
凡临床上诊断为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
而在非ASCVD人群中,则需根据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其数目多少,进行危险评估,将其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由个体危险程度决定需要降低LDL-C的目标值。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LDL-C和(或)非-HDL-C目标值有很大不同(表4,Ⅰ类推荐,B级证据)。
所有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数倍增量他汀确实可使ASCVD事件发生危险有所降低,但获益的绝对值小,且全因死亡并未下降。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将LDL-C从1.8mmol/L降至1.4mmol/L,能够使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进一步降低2.0%,相对危险降低6.4%,但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危险未降低。提示将LDL-C降至更低,虽然存在临床获益空间,但绝对获益幅度已趋缩小。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若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Ⅱa类推荐,B级证据)。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Ⅰ类推荐,A级证据)。
非-HDL-C目标值比LDL-C目标值约高0.8mmol/L(30mg/dl)。不同危险人群非-HDL-C治疗目标值见表4(Ⅰ类推荐,B级证据)。
4.调脂达标策略
近20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等)危险。他汀类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重要的药物。所以,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Ⅰ类推荐,A级证据)。
然而,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存有争议。新近国外有指南推荐临床上起始就使用高强度(相当于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但在中国人群中,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的获益递增及安全性尚未能确定。
HPS2-THRIVE研究表明,釆用完全相同的他汀药物和剂量,中国人群比欧洲人群可以达到更低的LDL-C水平。DYSIS-CHINA研究显示,增大他汀剂量并未使LDL-C达标率增加。CHILLAS研究结果未显示高强度他汀在中国ACS患者中能更多获益。
HPS2-THRIVE研究表明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时,中国患者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患者,肝酶升高率(正常值上限3倍)超过欧洲患者10倍,而肌病风险也高于欧洲人群10倍。目前,尚无关于中国人群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安全性数据。
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的特点是每种他汀的起始剂量均有良好调脂疗效,而剂量增倍,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他汀疗效6%效应)。他汀剂量增倍,药费成比例增加,而降低LDL-C疗效的增加相对较小。
因此,建议临床上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根据个体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Ⅰ类推荐,B级证据)。
5.其他血脂异常的干预
除积极干预胆固醇外,其他血脂异常是否也需要进行处理,尚缺乏相关临床试验获益的证据。血清TG的合适水平为1.7mmol/L(150mg/dl)。当血清TG≥1.7mmol/L(150mg/dl)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
若TG水平仅轻、中度升高[2.3~5.6mmol/L(200~500mg/dl)],为了防控ASCVD危险,虽然以降低LDL-C水平为主要目标,但同时应强调非-HDL-C需达到基本目标值。经他汀治疗后,如非-HDL-C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
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即空腹TG≥5.7mmol/L(500mg/dl),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TG和VLDL-C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
对于HDL-/L(40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6.生活方式干预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Ⅰ类推荐,A级证据)。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
7.治疗过程的监测
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个月至1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服用调脂药物者,需要进行更严密的血脂监测。
首次服用调脂药物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1次。
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调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物进行治疗。每当调整调脂药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6周内复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调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益处。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要点提示
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合理选择各营养要素构成比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表5)。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
建议每日入胆固醇300mg,尤其是ASCVD等高危患者,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一般人群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高TG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建议每日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TG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食物添加剂如植物甾醇/烷醇(2~3g/d),水溶性/粘性膳食纤维(10~25g/d)有利于血脂控制,但应长期监测其安全性。
1.控制体重:
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减少300~500kcal/d,1kcal=4.18kJ),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维持健康体重(~23.9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
2.身体活动:
建议每周5~7d、每次30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ASCVD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3.戒烟: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ASCVD,并升高HDL-C水平。可以选择戒烟门诊、戒烟热线咨询以及药物来协助戒烟。
4.限制饮酒:
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g乙醇,女性每天10~20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TG血症患者TG水平进一步升高。饮酒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无确切证据,提倡限制饮酒。
调脂药物治疗
要点提示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推荐将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他汀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
人体血脂代谢途径复杂,有诸多酶、受体和转运蛋白参与。临床上可供选用的调脂药物有许多种类,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主要降低TG的药物。其中部分调脂药既能降低胆固醇,又能降低TG。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常需多种调脂药联合应用,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加速LDL分解代谢或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普罗布考、胆酸螯合剂及其他调脂药(脂必泰、多廿烷醇)等。
1.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亦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清LDL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合成。因此他汀类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C和ApoB水平,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水平。
他汀类药物问世在人类ASCVD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S临床试验首次证实他汀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患者的总死亡率,此后的CARE、LIPID、LIPS等研究也证实这类药物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HPS研究表明,在基线胆固醇不高的高危人群,他汀治疗能获益。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试验主要有PROVE-IT、AtoZ、TNT、MIRACL和IDEAL等,与常规剂量他汀相比,冠心病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但降低幅度不大,且不降低总死亡率。
ASTEROID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WOSCOPS、AFCAPS/TexCAPS、CARDS、JUPITER、HPS等研究将他汀应用从ASCVD患者扩展到一级预防和更广泛的人群。目前他汀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心血管病低危人群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多项研究针对特殊人群中进行了探索,SPARCL、PROSPER、CARDS、ALLHAT-LLT和ASCOT-LLA研究分别显示出他汀在卒中、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获益。
此外,中国的临床研究证据不支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前短期强化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最新国外指南也未对PCI围术期短期强化他汀干预策略予以推荐。
他汀类药物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ASCVD患者。目前国内临床上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降胆固醇幅度有较大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剂量倍增时,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即所谓"他汀疗效6%效应"。他汀可使TG水平降低7%~30%,HDL-C水平升高5%~15%。
他汀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在晚上服用时LDL-C降低幅度可稍有增多。他汀应用取得预期疗效后应继续长期应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有研究提示,停用他汀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如果应用他汀后发生不良反应,可采用换用另一种他汀、减少剂量、隔日服用或换用非他汀类调脂药等方法处理。
胆固醇治疗研究者协作组(CTT)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不同的人群中,他汀治疗后,LDL-C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减少20%,全因死亡率降低10%,而非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未见增加。现有研究反复证明,他汀降低ASCVD事件的临床获益大小与其降低LDL-C幅度呈线性正相关。他汀治疗产生的临床获益来自LDL-C降低效应。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降低胆固醇幅度见表6。
血脂康胶囊虽被归入调脂中药,但其调脂机制与他汀类似,系通过现代GMP标准工艺,由特制红曲加入稻米生物发酵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13种天然复合他汀,系无晶型结构的洛伐他汀及其同类物,常用剂量为0.6g,2次/d。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及其他临床研究证实,血脂康胶囊能够降低胆固醇,并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总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接受大剂量他汀治疗者,常见表现如下。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3.0%,呈剂量依赖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达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及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应减量或停药。对于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者,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部分患者经此处理转氨酶可恢复正常。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类药物应用禁忌证。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患者有肌肉不适和(或)无力,且连续检测肌酸激酶呈进行性升高时,应减少他汀剂量或停药。
长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发生率约10%~12%,属他汀类效应。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增糖尿病危险,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有他汀治疗适应证者都应坚持服用此类药物。
他汀治疗可引起认知功能异常,但多为一过性,发生概率不高。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他汀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IMPROVE-IT研究表明ACS患者在辛伐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SHARP研究显示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具有良好作用。依折麦布的推荐剂量为10mg/d,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过性,主要表现为头疼和消化道症状,与他汀联用也可发生转氨酶增高和肌痛等不良反应,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3.普罗布考:
普罗布考通过掺入LDL颗粒核心中,影响脂蛋白代谢,使LDL易通过非受体途径被清除。普罗布考常用剂量为0.5g/次,2次/d。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HoFH及黄色瘤患者,有减轻皮肤黄色瘤的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头晕、头痛、失眠、皮疹等,极为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血钾过低者禁用。
4.胆酸螯合剂:
胆酸螯合剂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临床用法:考来烯胺5g/次,3次/d;考来替泊5g/次,3次/d;考来维仑1.875g/次,2次/d。与他汀类联用,可明显提高调脂疗效。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便秘、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此类药物的绝对禁忌证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和血清/L(400mg/dl)。
5.其他调脂药:
脂必泰是一种红曲与中药(山渣、泽泻、白术)的复合制剂。常用剂量为0.24~0.48g/次,2次/d,具有轻中度降低胆固醇作用。该药的不良反应少见。
多廿烷醇是从甘蔗蜡中提纯的一种含有8种高级脂肪伯醇的混合物,常用剂量为10~20mg/d,调脂作用起效慢,不良反应少见。
主要降低TG的药物
有3种主要降低TG的药物:贝特类、烟酸类和高纯度鱼油制剂。
1.贝特类:
贝特类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α,PPARα)和激活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而降低血清TG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
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片0.1g/次,3次/d;微粒化非诺贝特0.2g/次,l次/d;吉非贝齐0.6g/次,2次/d;苯扎贝特0.2g/次,3次/d。常见不良反应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包括肝脏、肌肉和肾毒性等,血清肌酸激酶和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1%。
临床试验结果荟萃分析提示贝特类药物能使高TG伴低HDL-C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10%左右,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为主,对心血管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卒中无明显影响。
2.烟酸类:
烟酸也称作维生素B3,属人体必需维生素。大剂量时具有降低TC、LDL-C和TG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调脂作用与抑制脂肪组织中激素敏感脂酶活性、减少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和降低VLDL分泌有关。烟酸有普通和缓释2种剂型,以缓释剂型更为常用。缓释片常用量为1~2g/次,1次/d。
建议从小剂量(0.375~0.5g/d)开始,睡前服用;4周后逐渐加量至最大常用剂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颜面潮红,其他有肝脏损害、高尿酸血症、高血糖、棘皮症和消化道不适等,慢性活动性肝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严重痛风者禁用。
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荟萃分析发现,烟酸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其他调脂药物合用均可改善心血管预后,心血管事件减少34%,冠状动脉事件减少25%。由于在他汀基础上联合烟酸的临床研究提示与单用他汀相比无心血管保护作用,欧美多国已将烟酸类药物淡出调脂药物市场。
3.高纯度鱼油制剂:
鱼油主要成分为n-3脂肪酸即ω-3脂肪酸。常用剂量为0.5~1.0g/次,3次/d,主要用于治疗高TG血症。不良反应少见,发生率约2%~3%,包括消化道症状,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或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偶见出血倾向。早期有临床研究显示高纯度鱼油制剂可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未被随后的临床试验证实。
新型调脂药物
近年来在国外已有3种新型调脂药被批准临床应用。
1.微粒体TG转移蛋白抑制剂:
2.ApoB100合成抑制剂:
米泊美生(mipomersen)是第2代反义寡核苷酸,2013年FDA批准可单独或与其他调脂药合用于治疗HoFH。作用机制是针对ApoB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转录的反义寡核苷酸,减少VLDL的生成和分泌,降低LDL-C水平,可使LDL-C降低25%。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包括局部红疹、肿胀、瘙痒、疼痛,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属于轻中度。
3.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kexin9型(PCSK9)抑制剂:
PCSK9是肝脏合成的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可与LDL受体结合并使其降解,从而减少LDL受体对血清LDL-C的清除。通过抑制PCSK9,可阻止LDL受体降解,促进LDL-C的清除。PCSK9抑制剂以PCSK9单克隆抗体发展最为迅速,其中alirocumab、evolocumab和bococizumab研究较多。
研究结果显示PCSK9抑制剂无论单独应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均明显降低血清LDL-C水平,同时可改善其他血脂指标,包括HDL-C,Lp(a)等。欧盟医管局和美国FDA已批准evolocumab与alirocumab两种注射型PCSK9抑制剂上市。
初步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CSK9抑制剂可使LDL-C降低40%~70%,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至今尚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报道。国内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调脂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血脂异常干预措施的趋势,优势在于提高血脂控制达标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他汀类药物作用肯定、不良反应少、可降低总死亡率,联合调脂方案多由他汀与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调脂药组成。针对调脂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有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方案。
1.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
两种药物分别影响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可产生良好协同作用。联合治疗可使血清LDL-C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再下降18%左右,且不增加他汀的不良反应。多项临床试验观察到依折麦布与不同种类他汀联用有良好的调脂效果。
IMPROVE-IT和SHARP研究分别显示ASCVD极高危患者及CKD患者采用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对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胆固醇水平不达标或不耐受者,可考虑中/低强度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Ⅰ类推荐,B级证据)。
2.他汀与贝特联合应用:
两者联用能更有效降低LDL-C和TG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降低sLDL-C。贝特类药物包括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以非诺贝特研究最多,证据最充分。既往研究提示,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可使高TG伴低HDL-C水平患者心血管获益。
非诺贝特适用于严重高TG血症伴或不伴低HDL-C水平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时伴有的血脂异常,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治疗后仍存在TG或HDL-C水平控制不佳者。
由于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代谢途径相似,均有潜在损伤肝功能的可能,并有发生肌炎和肌病的危险,合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多,因此,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应高度重视。
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发生肌病的危险性相对较多,开始合用时宜都用小剂量,采取晨服贝特类药物,晚服他汀类药物的方式,避免血药浓度的显著升高,并密切监测肌酶和肝酶,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他汀剂量。
3.他汀与PCSK9抑制剂联合应用:
尽管PCSK9抑制剂尚未在中国上市,他汀类与PCSK9抑制剂联合应用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严重血脂异常尤其是FH患者的联合方式,可较任何单一的药物治疗带来更大程度的LDL-C水平下降,提高达标率。
部分FH尤其是HoFH患者专家共识建议采用经生活方式加最大剂量调脂药物(如他汀+依折麦布)LDL-C水平仍2.6mmol/L的ASCVD患者加用PCSK9抑制剂,组成不同作用机制调脂药物的三联合用。
4.他汀类与n-3脂肪酸联合应用:
他汀类与鱼油制剂n-3脂肪酸联合应用可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且不增加各自的不良反应。由于服用较大剂量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并增加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热卡入,不宜长期应用。此种联合是否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尚在探索中。
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
要点提示
脂蛋白血浆置换、肝移植、部分回肠旁路手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用于FH患者。脂蛋白血浆置换效果肯定。
1.脂蛋白血浆置换:
脂蛋白血浆置换是FH,尤其是HoFH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可使LDL-C水平降低55%~70%。长期治疗可使皮肤黄色瘤消退。最佳的治疗频率是每周1次,但现多采用每2周进行1次。怀孕期间脂蛋白血浆置换可以持续进行。该治疗措施价格昂贵,耗时及存在感染风险,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腹痛、恶心、低钙血症、缺铁性贫血和过敏性反应,但随着科技与材料的发展,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降低。
2.肝移植和其他手术治疗:
肝移植可使LDL-C水平明显改善。单纯肝移植或与心脏移植联合,虽然是一种成功的治疗策略,但有多种弊端,包括移植术后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供体缺乏、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此,临床上极少应用。虽然部分回肠旁路手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并不推荐,但极严重HoFH患者在缺乏更有效的治疗时,可考虑采用。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管理
要点提示
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血脂管理,同样遵循在ASCVD发病危险评估基础上,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
1.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LDL-C升高或正常。调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根据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而确定LDL-C目标水平。
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100mg/dl)以下,保持HDL-C目标值在1.0mmol/L(40mg/dl)以上。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处理原则按照ASCVD危险评估流程图(图1)进行危险分层干预管理。根据血脂异常特点,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如合并高TG伴或不伴低HDL-C者,可采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者,调脂治疗应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目标值(图1)。调脂治疗能够使多数高血压患者获得很好的效益,特别是在减少冠心病事件方面可能更为突出。因此,高血压指南建议,中等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均应启动他汀治疗。
新近公布的HOPE-3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中等危险者,他汀治疗显著降低总体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对于收缩压143.5mmHg的亚组人群,他汀与降压药联合应用,心血管危险下降更为显著。
3.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集结发病的临床征候群,特点是机体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的组合。
这些因素直接促进ASCVD的发生,也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有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代谢综合征人群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均显著增加。
目前,国际上有关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判断切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指标——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各不相同。基于我国人群的研究证据所制定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3项或更多项:
(1)中心型肥胖和(或)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0mmol/L(110mg/dl)或糖负荷后2h血糖≥7.80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血压≥130/85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空腹TG≥1.7mmol/L(150mg/dl);
(5)空腹HDL-/L(40mg/dl)。
代谢综合征的主要防治目标是预防ASCVD以及2型糖尿病,对已有ASCVD者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积极持久的生活方式干预是达到治疗目标的重要措施。
原则上应先启动生活方式治疗,如果不能达到目标,则应针对各个组份采取相应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血脂代谢紊乱的治疗目标是LDL-/L(100mg/dl)、/L(150mg/dl)、HDL-C≥1.0mmol/L(40mg/dl)。
4.CKD
CKD常伴随血脂代谢异常并促进ASCVD的发生。尚无临床研究对CKD患者LDL-C治疗目标进行探索。在可耐受的前提下,推荐CKD患者应接受他汀治疗。
治疗目标:轻、中度CKD者,LDL-/L,非-HDL-/L;重度CKD、CKD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LDL-/L,非-HDL-/L。推荐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必要时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终末期肾病(stagerenaldisease,ESRD)和血透患者,需仔细评估降胆固醇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建议药物选择和LDL-C目标个体化。
CKD患者是他汀引起肌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30ml·min-1·1.73m-2时,并且发病风险与他汀剂量密切相关,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
中等强度他汀治疗LDL-C不能达标时,推荐联合应用依折麦布。贝特类可升高肌酐水平,中重度CKD患者与他汀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风险。
5.FH
FH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胆固醇代谢障碍,发生机制主要系LDL受体的功能性遗传突变,少数是由于ApoB或PCSK9的功能突变产生,新近发现LDL受体适应蛋白基因突变也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其突出的临床特征是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和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绞痛)。
根据显性遗传特点,FH的临床表型分为纯合子型(HoFH)和杂合子型(HeFH),按胆固醇水平甄别,HeFH的血清TC水平常8.5mmol/L(328mg/dl),而HoFH的血清TC水平常13.5mmol/L(521mg/dl)。
如果未经治疗,HeFH患者常在年过40岁(男)或50岁(女)罹患心血管疾病,而HoFH则多于幼童时期就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其青年时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非FH患者增高100倍以上。
FH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ASCVD危险,减少致死性和致残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治疗要点之一是所有FH患者包括HoFH和HeFH患者均需采取全面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入,全面均衡膳食)、运动和行为习惯(戒烟,减轻体重)。同时强调防治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其二,FH患者从青少年起即应开始长期坚持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SCVD危险。调脂治疗的目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高危者相同。LDL受体低下的患者接受他汀治疗后LDL-C降低25%,而无LDL受体的患者仅降低15%。
事实上,FH患者常需要2种或更多种调脂药物的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极高危患者,经联合调脂药物治疗,胆固醇水平仍未达到目标水平,尤其是对疾病处于进展中的患者,可考虑接受脂蛋白血浆置换作为辅助治疗。
6.卒中
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危险(Ⅰ类推荐,A级证据)。
若患者基线LDL-C≥2.6mmol/L(100mg/dl),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证据明确;而基线LDL-/L(100mg/dl)时,目前尚缺乏临床证据。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目标值为LDL-/L(70mg/dl)(Ⅰ类推荐,B级证据)。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总体上是安全的。有脑出血病史的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
7.高龄老年人
≥80岁高龄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高龄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调脂药物剂量的选择需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太大,应根据治疗效果调整调脂药物剂量并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
因尚无高龄老年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靶目标的随机-对照研究,对高龄老年人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靶目标不做特别推荐。现有研究表明,高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可从调脂治疗中获益。
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指南修订工作组
组长:诸骏仁,高润霖
主要执笔人:赵水平,陆国平,赵冬,李建军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伟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文祥(北京医院),董吁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润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高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国良(东莞康华医院),贾伟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李光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李向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小鹰(解放军总医院),李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廖玉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梅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陆国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陆菊明(解放军总医院),陆宗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马冠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马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田海(中华医学会),潘柏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长玉(解放军总医院),彭道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沈卫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增武(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吴学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武阳丰(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徐成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鄢盛恺(中日友好医院),严晓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晓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卫生所),叶平(解放军总医院),游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曾定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詹思延(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张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水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诸骏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邹大进(上海长海医院)
学术秘书:陈伟伟,马丽媛
参考文献【略】
亦名五害,风水家指五类生气不聚、彝事不利的山峦。郭璞《葬经》:“五害不亲。”注曰:“五害者,童、断、石、独、过也。”即童山、断山、石山、独山、过山。童山,土色焦枯,草木不生,山岺光秃之山。风水家谓山色光润,草木茂盛者,阴阳冲和,生气发生之征,今脉渴乃土枯,故其山童然,是无生气之地,故不可葬。断山,非言星峯剥换跌断,而指山势横断。生气以土脉而行,脉势一断,则生气隔断,故不可葬。石山不可葬者,非谓山不可有石,乃言结穴之地,不可峞岩峥嵘,怪石突怒。盖顽恶之石山,为地之怨气所生,其处多恶煞,故不可葬。但得有石之山,体质嫩脆,文理温润,颜色鲜明,则葬之亦吉。过山,谓其势未止,滔滔而去,挽之不住者,结穴之地,当求势来形止,方为全气,今势未止如过客,则生气无触结,故不可葬。独山者,行龙孤独,无疆护拱持,城郭不完,山水不会,单山独龙,四顾不应,此等山形,只可安寺立庙,若为坟茔,主子嗣零落。刘基《堪舆漫兴》云:“独龙孤山不可安,安之定见嗣艰难。杨公一句真堪记,龙怕孤单穴怕寒。”上述五者,皆势恶形坏,生气不赛之山,故不可葬。
阴基风水房份
亦名公位,指阴宅阳基方位之吉凶决定大小子女之不同祸福。风水家认为,不同方位均代表不同的家庭成员,其五行生克吉凶即其所代表者之吉凶。以阳宅八卦方位论,东方震位为长男,东南巽位为长女,南方离位为中女,西南坤位为母,西方兑垃为少女,西北乾位为父,北方坎位为中男,东北艮位为少男。八方八位各有不同生克。如震山坐宅,乾位开门,乾金克震木,长子受损;乾山坐宅,离位开门,离火克乾金,老父受损;金者震木门,克艮土宅,少子受损;巽木门克冲坤土宅,老母受损,兑金门克震巽宅,长子长女受损……。阳宅中多以穴场四周之砂水堂局定房份,且多只论男子长少。如左下角为长房,明堂为右房,右下角为三房.左上角为四房,虾须水之顶为五房等等。凡山形清秀端正,圆润绕穴则吉,倾斜破碎则凶。由于师承不一,房份所属多有参差。公位盛衷之说.或有或无,其说大异。杨筠松《疑龙十问》,《管氏地理指蒙·子位》,蔡元定《发微论》多论其为非,而是者谓同根一木。而枝有荣枯之异,故鬼福及人者亦有厚簿之殊,或以砂水护穴的情谊有不同,或因感应生气之通塞有差异,故而公位有盛衰兴废荣枯贵贱。据《旧唐书·温大雅传》裁:温大雅转扎部尚书封黎国公后,改葬其袓。风水术者占地后,云其地于其弟则吉,于大雅则凶.大雅言,只得如此亦合笑九泉。葬祖于其地,大雅岁余以疾卒,其弟支后昌。
未完待续…
每到秋冬季节总会有这种感觉脸部总有干不拉几的紧绷感。化妆之后还经常爆皮浮粉,涂了各种补水保湿的水乳都没卵用所以。
这个时候锁水保湿的大哥大各种面霜就要出场了!既有上千块的贵妇级别的面霜,又有自称平价替代的中低端面霜,但不管用哪个价位的人都觉得自己合适面霜挺好的!
护肤很重要的一步,锁住水分不流失贵的便宜的都有,功效自己选择!
LaMer海蓝之谜清凉啫喱面霜它不但帮助肌肤抵御环境侵害,更即时镇静和舒缓肌肤。涂抹瞬间为肌肤表面降温,舒缓显著敏感,将泛红迹象减低达72%。配方亦有助巩固肌肤天然屏障,令肤质变得更强韧,更润泽健康。
SK2第六代大红瓶面霜肌源修护精华霜,从而促进皮肤结构蛋白的生成,加速肌肤更新过程、改善肌肤结构从而使肌肤更加光滑并富有弹性,提升逆龄角度。使用一次可见毛孔即减少46.7%,使用两周后肌肤逆龄角度即可提升15°,短短14天内逆转肌龄。
HR/赫莲娜悦活新生修复(小绿瓶)面霜汇聚千年海洋冠状植物干细胞、强效抗氧化因子和印度醋栗萃取物的致美青春再生力量,彻底保护肌肤细胞,抵御游离基侵害。同时促进细胞修复再生,终极对抗衰老,成就显著年轻美肌。其丰盈细腻的清新乳霜状柔滑质感,瞬间柔化肌肤,让每寸肌肤沉醉于愉悦的感官享受。
Lancome全新兰蔻塑颜雪花霜非常舒服轻盈滋润,并带有丝滑润泽的高级质感。夏混油冬混干肤质,不油腻不拔干,总的来说,这款面霜不仅仅是用起来“舒服”这么简单,它是难得兼顾“紧致”加“美白”两大重要功效的多功能。
Sisley希思黎植物修护面霜【特点功效】强效,迅速舒缓,修复如敏感,干燥,日晒,风水等内外在因素对肌肤的伤害,重建肌肤抵抗力!!!再生修护,镇静舒缓。高度修护、舒缓外界刺激反映。加强肌肤水分,帮助受损、敏感肌肤重建肌肤抵抗力。可修复、缓和日晒、红斑、蚊虫叮咬等敏感现象。可作为急救型产品使用。帮助修复肌肤,对抗肌肤干燥,舒缓日晒、冷风等因素对皮肤的伤害。
Guerlan兰花修墙面娇兰法式皇家御庭兰花护面霜,全新皇家御庭兰花乳,在其之前的产品基础上,全新加入了金兰乳,运用了金兰植物的超强生命力,通过高科技手段,使其能够激发出“细嫩的生命力”令其抗衰、抗衰时的功效,更大幅度提升。
雅诗兰黛多效智妍乳霜黄金高效抗衰老霜,2012年获法国销量第一面霜,称号强化保湿抗氧化,除皱去细纹,适合偏轻熟肌肤,活肤抗衰跟ANR一样,不分年龄层,属于适合长期使用的深度型保养品!高效活肤抗衰老,高性能技术预测,感应每一个需要的皮肤。它有助于明显减少皮肤老化与新技术的多种迹象:皱纹,松弛,暗哑和脱水!
科颜氏高保湿面霜可谓面霜中的战斗机,保湿效果很棒kiehls契尔氏冰河蛋白特效保湿霜萃取自南极的冷冻保护蛋白,具有防冻、抗干燥,强效的保湿功效。能锁住肌肤表面水分并吸收空气中的水气,达到全天候不间断的保湿效果!
雪花秀弹力紧致面霜一款全能面霜雪花秀弹力肌本紧然修颜霜,多种韩方中药精华能彻底调理干燥和松弛的肌肤,还原紧致弹性,淡化幼纹和皱纹,让肌肤变得细腻光滑补水滋润,收毛孔,抗氧化性价比超高,75ml大容量抹脖子还能去颈纹,不管对于干皮还是油皮的妹纸都可以驾驭!
资生堂百优面霜绝对的干皮亲妈,秋冬天气干燥很需要这种面霜了,味道很舒服就是没有太多香精的感觉。如果你是中干性皮肤,或者混合型。这款是极好的吸收很好,睡前厚厚一层早上起来皮肤软软的!
Copyright © 2021 厦门供卵助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