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代孕妈的人多吗-借卵子做试管代生费用-方圆难周,异道不安

【裁判摘要】

夫妻双方与医疗机构订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医疗服务合同并已经完成取卵、胚胎培养等合同内容,在胚胎正式移植前丈夫死亡且生前并未向医疗机构表示拒绝履行合同,妻子要求医疗机构继续履行胚胎移植义务,既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反映,亦具备可履行的内容,且并不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医疗机构应当继续履行医疗服务合同。

丧偶妇女符合国家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情况下以其夫妇通过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而获得的胚胎继续生育子女,有别于原卫生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中的单身妇女,不违反社会公益原则。医院不得基于部门规章的行政管理规定对抗当事人基于法律所享有的正当生育权利。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

原告陈某某与其丈夫李某某因不育症至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登记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被告妇幼保健院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治疗,妇幼保健院为其培育并冷冻胚胎,双方之间由此形成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合法、有效。本案争议在于,李某某死亡后,陈某某要求继续实施胚胎移植手术,是否违反有关伦理道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医患双方之间的相关医疗服务合同是否应当继续履行。

原卫生部于2001年2月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2001年5月发布、后又于2003年6月修订的原卫生部以卫科教发名义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均分别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符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员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保护后代的伦理原则。本案中,被告妇幼保健院虽然对于原告陈某某的情况予以同情,但同时出于执业医疗机构严谨、审慎的医疗作风和基于以上原卫生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伦理原则对陈某某的继续履行医疗服务合同要求予以拒绝,并在本案诉讼中以上述规定予以抗辩。

对此,法院认为,首先,陈某某及其丈夫李某某与妇幼保健院订立医疗服务合同目的就是为了生育子女,虽然陈某某的丈夫李某某已经死亡,但李某某在生前与陈某某共同在妇幼保健院处两次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尤其在本次医疗服务合同中签署了多项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培育和冷冻胚胎的事实,均表明了李某某明确的要求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子女的意愿,且可推知继续实施胚胎移植手术并不违反李某某的生前意愿;陈某某、李某某接受妇幼保健院人类辅助生殖手术在履行过程中,李某某对胚胎冷冻、解冻及移植意见,已在知情同意书上一揽子、概括性的签字确认,之所以没有立即实施胚胎移植仅是陈某某身体原因,既有的医疗服务合同尚未完成,且陈某某夫妇仍有胚胎保存于妇幼保健院,陈某某作为患方主体之一单独要求妇幼保健院继续履行其夫妻早已与妇幼保健院订立的医疗服务合同,并

不违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知情同意原则,妇幼保健院应基于陈某某不育的病理因素莉目前家庭实际情况,从依法保障生育权和有利于患者的伦理原则考量,不应拘泥于既有的医疗服务合同中的胚胎移植手术时李某某未签字这一形式,李某某未签字,亦不必然对继续履行合同构成妨碍。其次,虽然孩子出生后没有亲生父亲,可能生长在单亲家庭,但该假定条件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且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存在医学上、亲权上或其他方面于后代不利的情形;另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与自然分娩的后代享有同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包括家庭伦理、道德义务等,陈某某要求继续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手术取得了李某某父母的同意,以及自己父亲的支持,愿意承担包含道德、伦理在内的法律上的义务,故妇幼保健院继续为陈某某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并不违反保护后代的原则。再者,陈某某与李某某未生育子女,也未收养子女,陈某某进行生育并不违反国家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虽然李某某死亡,但陈某某作为丧偶妇女,现要求的是以其夫妇通过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而获得的胚胎继续生育子女,有别于原卫生部上述管理规范中要求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单身妇女,故陈某某要求妇幼保健院继续为其移植胚胎,并不违反社会公益原则。此外,原卫生部上述这些规定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医疗机构和人员在从事人工生殖辅助技术时的管理性规定,妇幼保健院不得基于部门规章的行政管理规定对抗当事人基于民法所享有的正当的生育权利。

诉讼中被告妇幼保健院辩称原告陈某某未补交冷冻胚胎保存费用,无故两年未来其处实施胚胎移植手术,属于主观放弃胚胎,系合同末履行的根本原因。陈某某对此主张关于知情同意书中“有关首次冷冻费、续冻费用和保存期……”内容的条教为格式条款,存有不同解释,且医院没有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应当按照法律作出有利于患者的解释,其认为胚胎移植时将拖欠的冷冻胚胎保存费用予以补交,这也是行业习惯,对于保存期也应当理解为医学上的“5-10年的保质期”;即使非格式条款,其未交保存费用,医院也应当向其催告交费,其为助孕身心受到很大的损伤,也花费了不少前期费用,其不会因150元/月的冷冻胚胎保存费而予以放弃,且也没有放弃胚胎移植的想法。对此,法院认为,医患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其知道目前首次冷冻费用含3个月的胚胎保存费,逾期如需继续冷冻,需补交费用,否则不予保存。如果超过保存期,其同意将胚胎去标识后作为教学科研用。”该内容条款为格式条款,对于逾期补交费用,没有明确具体时间限制,医院的《移植须知》中关于冷冻胚胎保存费载明了在移植术当日交纳,陈某某提交的与院方医护人员对话录音也印证了妇幼保健院应允陈某某对冷冻胚胎保存费用于后期胚胎移植时一并支付;约定内容中“保存期”,医患双方也出现不同的解释,如按医院的解释为3个月或为患者交冷冻费用的期间为保存期,那么按照该条款的约定超过3个月或交费的期间就直接用于去标识教学科研用,就不存在需继续冷冻补交费用的情形,因此,该内容中的“保存期”,不能当然理解为交胚胎保存费的

期间为保存期,按合同法的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的解释,应理解为患者理解的冷冻胚胎的“质保期”,妇幼保健院不能据此格式条款内容推断陈某某主观放弃冷冻胚胎;妇幼保健院的《移植术须知》,以及其对陈某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治疗出院时虽医嘱一周生殖中心门诊就诊,均未有明确的胚胎移植时间,且妇幼保健院对陈某某胚胎移植手术并无时间限制的约定;即使符合合同解除条件,妇幼保健院并未行使合同解除权,其诉讼中抗辩合同解除,以对抗陈某某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请求,有违诚信原则,且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相冲突,其诉讼中主张合同解除权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从陈某某诉讼中与医院医护人员咨询补交冷冻胚胎保存费用对话的情况来看,医院同意陈某某予以挂号、补交胚胎冷冻费用,也应视为放弃行使合同解除权,医患双方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并未解除。此外,妇幼保健院并未因陈某某未交冷冻胚胎保存费对冷冻胚胎作事实上的处分,事实上对4个胚胎仍按原有条件予以低温冷冻保存,妇幼保健院不存在事实上不能履行的情形。陈某某向法院提存冷冻胚胎保存费用后坚持要求履行既有的医疗服务合同,符合医患双方的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

综上所述,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原告陈某某要求被告妇幼保健院继续履行医疗服务合同为其移植胚胎,既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反映,亦具备可履行的内容,且并不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故对于陈某某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妇幼保健院的抗辩意见不

予采信。



【直新闻按】南非国家传染病机构数据显示,上月为其中249名确诊者的病毒样本做基因排序,发现七成四属于Omicron新变种病毒,相信已快速取代Delta成为主流。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迅速,各国民众闻毒色变,世界多地的科学家也在争分斗秒寻找应对之策。11月30日,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成功分离出新变种病毒Omicron,成为亚洲首个成功分离及培养Omicron变种病毒株的团队。

Omicron有「多毒」香港与内地双向通关在即,现有的核酸筛查能否「堵漏」现有疫苗的保护率有多高?就此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

代孕中介那间最好-2021试管代生价格-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作者|泡芙

2021刚开年,就有一个“世纪大瓜”从天而降。

前天下午,郑爽前男友张恒发文,称去年和郑爽分手后,关于他本人的一切诈骗、高利贷、携款潜逃至美国等传闻都是谣言,他真正不能回国的原因是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


很快这一消息得到了张恒朋友的证实:“他确实是在美国这边照顾两个小朋友,且因为郑爽女士没有配合很多的法律程序,导致两个小朋友没办法合法地回国。”

后来爆出来的瓜更是惊天大锤:张恒朋友直接晒出来了两个孩子的出生证明,上面写的母亲姓名为“ShuangZheng”。


这两个孩子的出生证明上,一个孩子的出生日期是2019年12月19日,另一个是2020年1月4日。

如果不是代孕,很难解释这两个孩子的出生。

后来,网友又爆出来一段疑似郑爽的录音让人心寒:女方和女方家长不断要求打掉孩子,在确定不能打掉以后坚定地表示要弃养或送人。


那两个可怜的孩子,在还未出生时就已经被计划要遗弃,而如今也依然处于可能成为孤儿的状态。

今天不论郑爽和张恒这个瓜是真是假,想来讨论下,关于争议已久的“代孕”,你怎么看

01

有些人认为代孕是你情我愿的公平交易,甚至是造福社会的,他可能根本不清楚代孕是一条怎样的产业。

其实代孕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各种女厕所的广告里,堂而皇之地写上“捐卵3~5万”的标识,还有很多小小的代孕宣传单。

捐卵只是代孕的第一步。

那些需要钱而没有太多分辨力的女孩子,很可能在捐卵后被“介绍”入代孕行业,被代孕妈妈的高额佣金所吸引,出卖自己年轻的身体,而对后果一无所知。

那些代孕妈妈往往是教育层次不高,家庭贫困的女性,一旦成为代孕妈妈后,就要受到企业的控制,住在脏乱逼仄的小窝里待产。

代孕妈妈们住的地方通常卫生情况堪忧,甚至满是蟑螂。



在这条产业链里,女性彻底被当成标价的商品,越优质的代孕妈妈价格更高,身材、智商、学历、长相都明码标价。

那些能够顺利产出婴儿的代孕妈妈,只是幸运的一部分。

频繁的胚胎移植、流产、生产、减胎,不规范的安全措施和人身保障带来的创伤一生都无法愈合。

对代孕女性而言的灾难,对进行代孕交易的公司来说却是暴利,他们几乎付出零成本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代孕失败的妈妈被当成弃子,拿到手的补偿少得可怜;代孕成功则皆大欢喜,机构赚的盆满钵满,继而诱惑更多的女孩来做代孕。

假如代孕合法化,所有女性的子宫都会成为合法估价的商品,每当需要钱时,身边的亲人就会要求女性做代孕,而女性会重新变成封建时代人人可欺毫无人性和自主权的奴隶。

真实的代孕残酷又冰冷,枉顾人伦,泯灭人性,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公平交易能敷衍。

02

女人怀孕生子的过程,是十月怀胎,血浓于水,因此天下的父母都珍惜自己的孩子。

可倘若这孩子不是自己生的,而是支付一定的金钱就能买到,还会有人珍惜吗

代孕行业里,弃婴事件常有发生。

首先,代孕妈妈产子的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

代孕常会采用胚胎移植的方式将婴儿移植到妈妈肚子中,一次通常会移植三个;而在发育过程里,为了保证健康胚胎的发展,会进行减胎,也就是人为杀死其中一至两个胚胎,以保证剩下的成功存活。

在对乌克兰代孕产业调查的纪录片里,一位代孕妈妈接受采访:


怀孕后她一直在注射激素,停止一周后她开始流血,怀孕五个月时,因为流血不止,她必须进行紧急剖腹产,结果婴儿死了。

怀胎五月的婴儿已经很大了,要怎么处理呢代孕公司让她将婴儿火化。

冷冰冰的文字,却让人直欲作呕。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这些人眼里如同路边的蚂蚁,不值一文。


尚还未降世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被宣布了命运。

可即便成功出生,孩子们也面临着委托代孕的夫妻弃养的情况。

代孕公司里出生的脑损伤的孩子不计其数,有身体缺陷的孩子也不少。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委托代孕的人会拒绝签收这个孩子。

这些孩子又何去何从没人知道。

乌克兰的一名儿童监察员直言,像这类被遗弃的孩子,光他知道的就有至少十个。


假如代孕合法化,孩子成了量产的商品,假以时日,我们能看到的不再是一家三口温馨出游的画面,而是走到哪都有流浪儿童艰难求生的末日场景。

代孕产业下,这些无辜的孩子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不光如此,代孕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2016年,吴川川为了挣钱当了代孕妈妈,可在她怀孕三四个月时被检查出梅毒,于是客户退单。不忍心流掉这个孩子,她决定生下来。

可在生产时为了解决住院费,她把孩子的出生证卖掉,以至于三年后的现在,女儿无法上户。这就意味着法律上不认可这个“人”的存在。


在代孕行业里,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违背人伦、触犯法律,代孕不仅仅是拿钱生孩子的问题,更意味着无数的纠纷。

而代孕这样本质上对生命的不敬畏,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从根本上被掐断。

03

回到本题,为什么这次郑爽的爆料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一个心智健全且理智的人,都应该意识到代孕产业对人伦社会的严重破坏。

最可怕的是,社会舆论会影响下一代的思想和人生。

假如今天代孕得不到严厉谴责与惩罚,明天就有更多孩子将代孕视为合理,更多女性被诱哄成为代孕妈妈,更多没有生育能力的人选择代孕,甚至原本可以自己怀胎生子的人为了贪图“方便”或“基因”而选择花钱办事。

长此以往,社会不再是理智的社会,而是没有下限的繁衍的社会。


我们对孩子的爱来自于十月怀胎一朝生产所受的苦痛和期待,在这挣扎和折磨里浸润爱的土壤。

人类繁衍本是因爱而生,如果变成了某些人牟利的手段,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人性光环。

在舆论甚嚣尘上、关于代孕的观点争执不下之际,希望我们的法律能够给那些意图犯罪的人当头一击,阻止生命的贬值。

2月25日,重庆北部公交公司发布消息,为方便乘客返工返校,渝约公交高铁快车线路有所调整,并新开行到大学城的特需公交。

线路一:T030重庆西站--红旗河沟--解放碑(原)

开行时间:2月10日

开收班时间:10:00-21:30

乘车地点:西站公交枢纽站4号站台

线路二:T031重庆西站--西南医院--重庆北站北广场(双向)

开行时间:2月26日

开收班时间:

重庆西站--10:00-20:00

重庆北站北广场--9:00--19:00

乘车地点:西站公交枢纽站1号站台

线路三:T032重庆西站--大学城美院

开行时间:3月1日(暂定)

开收班时间:10:00-20:00

乘车地点:西站公交枢纽站1号站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生了,儿子!”4月15日早上8时34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声婴儿啼哭,又一个小生命降生了。他的妈妈,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他也是我国大陆首个由试管婴儿分娩的“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你也许想不到,近几年我国出生的人口中,有将近2%是通过辅助生育技术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张丽珠和刚出生的郑萌珠

31年前出生的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终于当妈妈了,对于中国以百万人数记的试管婴儿家庭,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

“很为北医三院的这位姐姐和她的孩子高兴。”浙江第一例试管婴儿小夏(化名)在电话里和钱江晚报

文/陈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研究馆员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抗疫尚且不是容易的事,古人如何应对疫情其实,古人面对疫情也颇有一套。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故宫博物院藏。

殷商人占卜:殷王的名婡之妇是否不会有疾病。

几千年来,人们对各种瘟疫的抗击始终没有间断,其中隔离传染源、施救有效药物、保持环境卫生、佩戴口罩等,都是疫情防控直接有效的措施。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的《黄帝内经》提到,抗御“疫疬”入侵的同时很重要的是“避其毒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司呼吸”,“肺开窍于鼻”,鼻是人体重要门户。“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传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统。《黄帝内经》并记录了完整的疫病防治思想,提出人们应该在发病之前加强预防,或者在发病早期及早治疗,治疗后防止复发。


明嘉靖二十九年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甘肃省图书馆藏。

《黄帝内经》提出对瘟疫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后防止复发。

一、“舍空邸第”,强制隔离

隔离是阻断疫情扩散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这种方法自古有之。我国秦朝就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根据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伍丙,告曰:‘疑疠。来诣。’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眉突,不可知,其可病,无它坐。’令医丁诊之。”就是说: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病例,典甲(典甲,相当于现在的乡长。)有责任调查和迅速上报,朝廷根据疫情派医生检查治疗,三岁的小孩也不能忽视,并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中,首次出现“疠所”一词。“疠所”就是隔离区。《睡虎地秦简·毒言》还记载,知情者和家人应主动断绝与“毒言”者接触,不与患者一起饮食,不用同一器皿。

到了汉代隔离治疗更加完善,《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在盛唐时期,官办医疗机构更加发达,朝廷设有养病坊,在各州府也设置有类似机构,负责各地医事管理和疾病诊疗,当大的疫情发生时,也承担临时性收容和隔离救治任务。后来宋朝的将理院、元朝的广惠司、明朝的惠民药局等,都是样承担隔离治疗的官办医疗机构。明朝时,各州、府、县普遍设立惠民药局,抵御重大疫病的能力大为增强。

一旦出现疫死者,尸体作为主要传染源,该作何处理呢据《周礼》所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以防止疾疫传染。


睡虎地秦简,湖北省博物馆藏。

1975年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竹简记载,若发现有人感染瘟疫,必须主动保持距离并第一时间向官府报告,患者一旦被官方确诊后,会被强制隔离,关进特殊的地方,称之为“疠迁所。


敦煌莫高窟北周-290窟窟顶-人字坡西坡-佛传故事:掷象

壁画描述了为了防止爆发瘟疫,太子悉达多把死去的大象举起丢到城外。

二、“浓煮热呷”,药物救治

面对疫情,有效的药物必不可少。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中医所说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法进行空气消毒、向井中投入药物给水消毒等消毒法。

除了专业医书所载的药方之外,散见于古代文集笔记之中的验方、偏方还有不少,其中有些药方值得后人认真总结和继承。如苏轼在《与王敏仲书》中提到治疗瘴疫方为:“用姜、葱、豉三物,浓煮热呷,无不效者。”《宋史·外国·吐蕃》中提到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六谷吐蕃的铎督部族发生疾疫,宋廷提供的治疫药物为白龙脑、犀角、硫磺、安息香、白石英等76种。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则事例,所用治疫药物为柏叶,颇有神奇之效。《靖康纪闻》中记载的治疫药方为黑豆汤,其方为:“黑豆二钱(令炒香熟)、甘草二寸(炒黄色),二味以水二煎一盏,时时服之自愈。”元人笔记《辍耕录》中记载:元朝初年时,元军发生疾疫,以大黄疗治,所活近万人,效果亦极显著。

现在许多仍然在应用的中医救疫名方,如吴又可的达原饮、叶天士与吴鞠通的银翘散、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杨栗山的升降散和王清任创制的解毒活血汤等。


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湖南博物馆藏。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全书达一万字,抄录于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的长卷之后。它详细记载了医方283个,药名254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103种疾病的治疗医方。帛书所记的医方中,均以用药为主,包括外用、内服等法,此外还有灸、砭、熨、熏等多种外治法及若干祝由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初期以前的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的水平。


西汉金医针,河北博物馆藏。

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出土,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疾病,在汉代已形成了完整的灸法治疗系统。

三、“洒扫火燎”,环境净化

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很早就重视环境卫生,在最早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寇扫”(大扫除)的记载,《礼记》、《治家格言》、《周书秘奥造册经》中均强调了要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同时指出屋宇干净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我国古代传统防疫的方法之一是熏烟蒸洗。熏烟防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凡驱蛊,则令之”;“除毒盅,以嘉草攻之”;“除蠹物,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而根据出土的竹简我们可以看到,秦时期,凡入城秦国,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薰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西汉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河北博物馆藏。

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二号汉墓发掘出土,在西汉人们喜爱焚香熏烟,来净化环境,养生祛病。


西汉绮地“信期绣”香囊,湖南省博物馆藏。

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为西汉贵妇随身携带的香袋。当时人们用香料以辟邪、避虫叮咬、祛恶、避秽等,这些香料多被装在身边携带的香囊内。

《伤寒杂病论》中就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的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之一。使用以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组方,可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宫廷还是百姓生活中,熏香成了各种史料和医药典集中最为常见的驱瘟防疫的方法。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则在晋代,东晋医家葛洪(283-343年)提出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空气消毒药方。他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用以雄黄、雌黄、朱砂等为主的空气消毒药物制成太乙流金方,虎头杀鬼方等预防传染病的方剂……”。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清莲头香,故宫博物院藏。

莲头香,清晚期,径21.5厘米,高12.5厘米。清宫盛行用香,香的种类繁多,诸如沉香、降香、白檀香、严露香、四色香、莲头香等,用来祛秽疗疾、颐养身心。

四、“恐气触人”,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灰尘和有害气体侵害与传染,而且简便易行。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

在中国,3—8世纪时流行一种叫做羃䍦(milí)的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晋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唐代从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帷帽是克服了羃䍦的繁冗而流行起来的,具有短小、轻便的特点,长仅至颈部,面部也能稍微显露,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不仅具有透视的功能,还可是遮阳蔽沙,且具有卫生防护效果。


唐燕妃墓捧帷帽侍女壁画,昭陵博物馆藏。

1990年,唐太宗的妃子燕氏的墓室被清理出来,墓室壁画中,宫女手中所捧的帷帽垂挂着一圈长丝穗,形成一道薄幕,有一定卫生防护功能。


唐彩绘戴帷帽女陶俑,吐鲁番博物馆藏。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中有戴帷帽的妇女形象,其中一尊骑马女俑的帷帽用泥制,外表涂黑,以方孔纱作帷,帷裙垂至颈部。帷帽帽体用皮革、毛毡或竹藤编织,外覆黑色纱罗等物,能防风沙。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这是讲验尸官验尸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书中记载的方法与现代医用口罩防护观念相同,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五代胡環番骑图,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描绘了边塞人、马、骆驼行走的的场面,画中妇女头戴的是元代蒙古人特有的姑姑冠,面带口罩类物品。画风粗简圆厚,设色简淡淳朴。


元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口罩类丝织物,河北省隆化县民族博物馆藏。1999年1月隆化县元代窖藏出土。

明代中国医学思想的进步体现之一就是温病理论的逐步成熟,口鼻传病观念明确化,明代医学家万全《万氏医书》提出用雄黄点入鼻窍,阻隔疫病于口鼻之外。这不是口罩,但意识到了呼吸传染。明末大鼠疫中,吴又可在六淫之外,提出杂气(戾气)致病说,突破了先人成说。吴提出戾气自口鼻进入人体,对鼠疫防范提供了可操作的规范。


明绣帕,松滋市博物馆藏。

手帕在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和饰品,成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不仅能擦拭脏物,需要时也能蒙遮口鼻。


清口罩类丝织品,新疆龟兹博物馆藏。

1910年-1911年我国东北大鼠疫中,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这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目前传播的主要渠道。所以他大规模开展了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他制作了由两层纱布包裹着一块宽6英寸*4英寸的长方形吸水棉而制成的“伍氏口罩”,防疫效果明显。


1910-1911鼠疫历史照片,戴口罩的正面与侧面照。照片来自香港大学图书馆。


中华民国哈尔滨鼠疫防疫证,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藏。

20世纪30年代,薄纱口罩的变种出现了,橡胶、蜡纸、玻璃纸等都被引进到用材中来,它们中的一些能够提供更好的过滤作用。20世纪50年代,整套无菌手术制度确立,口罩的设计越发科学,兼有过滤和偏向的功能,刷手、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无菌环境共同组成了无菌手术室。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些文物见证古人疫情防控的历史,承载着先人防疫治病的丰厚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应以物见史,以物育人,更应以史为鉴,以史资政,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防疫智慧,为人类抗击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3,175.

[2]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第1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25.

[3]吴大真,刘学春.中医谈“瘟疫”的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6.

[4]葛洪.肘后备急方,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2.

[5]邓铁涛.谈中药发展之路[J].新中医,2001,33(3):15.

[6]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

[7]王玉德.试论中国古代的疫情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乾隆六十年(1796年乙卯)

九月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大臣等,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元年。

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

正月行授受大典。嗣皇帝顒琰侍太上皇行礼于堂子、奉先殿、寿皇殿。太上皇御太和殿,授玺,顒琰即皇帝位,太上皇训政。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侧福晋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钮祜禄氏为贵妃,侧福晋拜唐阿刘福明之女刘佳氏为諴妃,侧福晋上驷院卿讨住之女侯氏为莹嫔,委署库长时泰之女董氏为贵人。于宁寿宫举行千叟宴。湖北爆发白莲教起义。

嘉庆二年(1797年丁巳)

正月贵州苗民再次起义。

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

二月释奠文庙,临雍讲学。

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

正月太上皇逝。嘉庆帝亲政。大学士和珅及尚书福长安皆获罪下狱。和珅赐死于狱,福长安论斩。追赠纠劾和珅家臣刘全之御史曹锡宝。晋仪郡王永璇为仪亲王,贝勒永璘为庆郡王,绵亿为履郡王,奕纶、奕绅在上书房读书。谕“中外陈奏直达朕前,不许副封关会军机处。”召乾隆晚年抨击、揭露腐败而获罪的尹壮图来京候旨擢用。

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

三月谒西陵。

九月谒东陵。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

四月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晋莹嫔侯氏为华妃,晋贵人董氏为淳嫔,晋举人伊里布之女春贵人王氏为吉嫔。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

七月嘉庆帝初次秋狝木兰。

十二月川、楚白莲教起义大部分已被镇压。

嘉庆八年(1803年癸亥)

闰二月嘉庆帝由圆明园还宫,入贞顺门,陈德行刺,不成被俘。陈德及其二子伏诛。严申宫门之禁。

十月葬孝淑皇后于山陵。

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

五月清廷彻底镇压了白莲教起义余部,此战事迁延九年,清廷耗军费白银二亿两。

六月蔡牵于海上起义。

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

五月晋主事善庆之女如贵人为如嫔。诏内务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严加稽查,任令传教,下部议处,其经卷检查销毁,习教佟兰等获罪。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丙寅)

九月直隶查出假雕印信,串通银号,虚收冒支大案。

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

三月至南苑行围,后谒西陵。

七月秋狝木兰。

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

九月英国兵船进泊香山洋面,派兵据澳门炮台,以防御法国保护贸易为借口。

十二月命皇二子绵宁诣大高玄殿祈雪。赐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为绵宁继福晋。

嘉庆十四年(1809年己巳)

九月蔡迁被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围于定海渔山外洋,裂船自溺。

十二月发生工部书吏冒领户部、内务府官银案。

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戊)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

七月禁西洋人潜居内地,并禁民人习天主教。

嘉庆十七年(1812年壬申)

正月命皇二子绵宁诣太庙行礼。

六月移闲散宗室于盛京居住,造屋给田给银。

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

九月天理教起义,其中首领林清联络宫中太监,分别从东、西华门冲入宫中,与官兵交战,全部被歼。嘉庆帝为此下“罪己诏”。皇二子绵宁于此次突变中表现英勇,功封为智亲王。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

十一月命开垦伊犁、吉林荒地。

十二月批准两广总督蒋攸铦“防闲策”严禁民人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盖夷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各项具体规定。

嘉庆二十年(1815年乙亥)

正月命智亲王绵宁至太庙行礼。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

正月以乾清宫赐宴,辅国公绵慜就席迟,奕绍推令入座,拂堕食碗,庆亲王永璘告内奏事太监,特诏诸亲王、郡王,勿令太监代为奏事,至开交结之端,罚永璘俸。

七月英国使臣到京,因礼仪之争未觐见嘉庆帝而去,并企图把天津作为新的贸易口岸,带领英使的大臣和世泰等受到黜降。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

三月增设天津水师营总兵官,专辖水师两营。

六月松筠疏请停止明年谒祖陵,奉旨严斥,罢其大学士衔,黜为察哈尔都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

五月因修《明鉴》,于万历、天启两朝载入先朝开创之事及加按语颂扬,嘉庆帝认为于体例未合,下诏降罚正、副总裁官,并另行纂辑。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

正月以六旬万寿赐宴群臣。封皇三子绵恺为惇亲王,皇四子绵忻为端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

七月秋狝木兰,嘉庆帝逝于避暑山庄,奉安澹泊敬诚殿。御前大臣赛冲阿、军机大臣托津、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启建储秘匣,宣示嘉庆四年御书秘旨,立皇二子绵宁为皇太子。即日,皇太子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尊母后钮祜禄氏为皇太后。

八月为大行皇帝上谥号“仁宗”,庙号睿皇帝。为避讳,改皇帝御名绵宁为旻宁。旻宁即位太和殿,颁诏天下,以明年为道光元年。

代孕机构转战微博微信%代生一孩子收费十万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opyright © 2021 厦门供卵助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