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5-29 18:03:49
■来论
几滴晨尿就可以测出胎儿性别据报道,今年5月1日起,国家颁布了新的法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然而一些微商趁机念起了性别鉴定的“生意经”,在微信中出售胎儿性别测试试纸,只要怀孕6周以上的孕妇将几滴晨尿滴在试纸上,就能根据试纸颜色判断胎儿性别,准确率最低也有95%,这些试纸价位在100到300元之间。
广告法明令规定广告不得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微商拿“性别鉴定”打广告,显然已逾越底线;更何况,从医学上解释,通过验尿看尿液中的HCG(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只能测试是否怀孕,而无法测试性别,故这类生意经又属于“虚假广告”。在此情境下,医疗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理应循迹严查、依法打击。
实质上,不管“验尿测性别”效果是真是假,这种行为都挑战了基本的伦理,还可能助长性别失衡。因此,绝不能纵容微商把“性别检测”当营销噱头,借网络平台搞这种无底线营销。
□犁一平(医疗工作者)
文/清歌向暖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故宫博物院藏
01
张择端是谁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太有名了。
但张择端是谁没人知道。
翻遍整张《清明上河图》,根本找不着“张择端”这个署名。
历史上,也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记载。
除了《清明上河图》后边,一个叫张著的人写跋文的时候提了一嘴。
北宋之前,一张画,没有署名或者没有印章这些关于作者的第一标识是很常见的,但这种情况在北宋几乎不会发生。
为什么呢
因为北宋有个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
他老人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家的审美观。
在书画的整体布局方面,宋徽宗提出要“诗书画印,四位一体。”
缺一不可。
而《清明上河图》的本幅纸上,这四个鉴别作者的要素,一个也没有。
所以我们现在只有靠着张著的跋文来敲定这幅千古名画的作者。
02
张著的跋一共85个字:
目前关于张择端的第一手资料,也就85个字。
“(张择端)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
——说张择端喜欢画和《清明上河图》同一种画风的东西。
——意思是张择端有两个代表作,一个是《西湖争标图》,一个是《清明上河图》。
那张著这个人是谁呢这位仁兄在历史上倒是有些记载。
他是金代宫廷内府书画收藏的掌眼者,官至监御府书画,也就是金内府的最高领导。
元好问《中州集》卷七:“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1205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
所以,他给《清明上河图》题跋时的“大定丙午(1186年)”,距离他成为皇家大内的书画收藏部总监还有19年的时光。
而北宋已经灭亡了59年。
03
在张著跋文的后面,有一篇明代礼部尚书吴宽的跋文。
他的这篇跋文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金燕山张著,以此张择端笔,必有所据。至后人乃以择端作于宋宣政间。”
——张著认为这幅作品是张择端画的,那他肯定是有所根据的,所以我们后人都认为此画是张择端在北宋宣和到政和年间画的。
“今画谱具在,当时有如斯人斯艺,而独遗其名氏何耶”
——但我们都知道,宣和年间宋徽宗编了一个《宣和画谱》,把他宫里面收藏的古画,包括画院里面他觉得好的画都收进去了。假如当时有一个画画这么牛逼的张择端,为什么宣和画谱偏偏把他漏掉呢
有趣的是,吴宽提的这个问题,被后一任收藏者陆完回答了。
“图之工妙入神,论者已备。吴文定公讶宣和画谱不载张择端,而未著其说。近阅书谱,乃始得之。盖宣和书画谱之作,专于蔡京,如东坡、山谷,谱皆不载,二公持正,京所深恶耳。择端在当时,必亦非附蔡氏者,画谱之不载择端,犹书谱之不载苏黄也。小人之忌嫉人,无所不至如此,不然则择端之艺其着于谱成之后欤!嘉靖甲申二月望日,长洲陆完书”
陆完认为这是因为张择端的政治站队问题。
《宣和画谱》编成的时候,蔡京还在当宰相,所以当时所有跟他不对路的人都不载入宣和画谱。
这和苏轼、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都没放在《宣和书谱》里面是一个道理。
陆完认为张择端一定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肯定看不起蔡京这种大权奸,所以《宣和画谱》里没记载他的任何信息。
然而,问题是,虽然宣和书谱里一样没有记载苏东坡和黄庭坚,可他俩有大量的资料存世,有很多故事脍炙人口。
反观张择端呢
除了张著的那85个字,历史没有任何记载。
就像我们知道“《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王希孟”是因为蔡京的后跋文一样,王希孟在历史上也没有记载。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当然,后人也有怀疑,会不会是有人画了这样一张画托名
明代董其昌在自己的《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有如下记载:
“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
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记载:
“《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但,我们从以图卷的造型方式、穷极精细的写实程度和绘制的工作量等方面来综合分析,该画大抵是要依赖于实地对景取材的。
张择端少时游历汴梁,没有身在汴京当京漂的目之所及,风物所感,怎么能画出这种浩瀚长卷
所以,张择端是北宋人没错。
04
残本
明代内阁首辅李东阳在画后留下的信息也很有意思:
其中有两点信息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点:
“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人行不能寸,小者才一二分,他物称是。”
李东阳说“高不满尺”,这是符合的,现存图高24.8cm,但是它的长度却不符合。
“二丈有奇”的长度应该是六米多。
但今天的《清明上河图》长5.287m。
那就是说,现存的《清明上河图》比明代李东阳看见的时候至少短了70-80厘米。
第二点,李东阳说:
“此图当作于宣政以前,丰亨豫大之世,卷首有佑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而画谱不载。”
佑陵,即宋徽宗。
那也就是说,这幅画一开始是有宋徽宗的题签和双龙印的。
至少李东阳是看过的画上的题签和双龙印,不然他不可能瞎写。
但是现在在故宫里收藏着的《清明上河图》上,一开始的部分只是一张描花的彩笺而已。
所以这幅画一定是被割了。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猜想,宋徽宗的题字连同另外那80cm的画,被人裁下来装在一起,成为了独立的一幅作品被人卖掉了。
这种情况的概率有多大呢
插一个小故事。
说民国时某天,画家兼收藏家吴湖帆,在街上收了一幅明代书法家詹景凤的草书长卷。
吴湖帆觉得原先的装裱不雅致,就请苏州裱画匠人马老五帮忙看看,问他能否把长卷改成几对四尺的条幅。
马老五看了看,说好,但要一百五十块大洋。
吴湖帆答应了。
(顺便提一句,做这种高级活计,千万不要跟裱画匠讲价,否则偷工偷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
几个月后,马老五告诉吴湖帆,活已经做完了,吴湖帆到马老五家一看,长卷已经全部改成条幅,隔着窗逆光查看,居然一点接头的地方都看不见。
不过经吴湖帆通篇阅读,还是发现了一个瑕疵,原来是一个完字,被腰斩为宝盖头和一个元字。
马老五见状说,这个宝盖头与上一笔连笔,却和元字隔了差不多一寸的距离,我不认识草书,不好意思,拿回去重做。
而等到几个月之后,这幅手卷再经吴湖帆验收的时候,他发现那个完字又重新合体了,而那个上下连笔的地方竟然又看不出一丝剪断的痕迹。
05
不仅是作者存疑,《清明上河图》的“存世数量”也很多。
究竟有多少,没人说得清。
引用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调查研究,托名《清明上河图》的画作:
日本有18件,台北13件,纽约6件,伦敦4件,芝加哥、洛杉矶、布拉格、北京各1件,还有4件下落不明,总计53件。
【*数据不准确,但足见数量之多】
哪来这么多的《清明上河图》呢
首先要归功于明朝人。
不仅现存《清明上河图》的宋代版本上,明朝人留下的题跋最多,而且《清明上河图》在明朝的受欢迎程度几乎达到了人人必备。
因为明人在歌颂盛世,赞叹某地繁华景象的时候大多都以清明上河图做比喻。
而现代人对画本身做出的过度解读,如“此画蕴含了北宋末期的亡国景象”之类,明人是一点也没读出来。
晚明的李日华在《紫桃轩又缀》中记载:
“京师杂卖铺,每《上河图》一卷,定价一金,所作大小繁简不同。”
明人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再创作简直成了产业化。
正是因为明朝人的大力追捧,《清明上河图》迅速成为了一件现象级作品。
在现存的众多的仿本当中,最著名的一件当然就是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传世的,目前所知原藏清内府的有两本:
现在
一本在故宫(49文物迁台)
一本在辽博(溥仪带去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辽宁省博物馆
清明上河图局部仇英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以当时繁华的苏州为样本,采用青绿重彩工笔画就。
不仅与宋代版本风格完全不同,还硬生生把原画扩大两倍成10米的巨制。
06
张择端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
这种传承,也是宋画历千年而不朽的精神所在。
输卵管复通术是一种手术方法,可以使输卵管结扎后的妇女恢复再生育能力。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或家庭需要,部分曾接受过结扎手术的妇女渴望行输卵管复通术以达到恢复生育能力的目的。
张碧云团队开展输卵管复通术中。
近日,来自广州花都的吴女士(化姓)携丈夫及新出生的宝宝,来到广东省生殖医院为该院妇科主任医师张碧云送来致谢锦旗。她因输卵管结扎术后想再生育找到张碧云主任,在实施输卵管复通术后两个月成功怀孕,如今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宝宝。
结扎8年后成功生娃
38岁吴女士的“求子”之路非常艰难,她分别于2006年及2011年行剖宫产两次,并于第二次剖宫产的同时行输卵管结扎术。近两年,随着生育政策逐步开放,吴女士以及家人都有想要再生一个宝宝的意愿。
由于有两次剖宫产病史,经检查发现盆腔广泛粘连,手术有一定难度,当地医院都无把握进行手术治疗。2019年,吴女士经辗转多家医院后,慕名来到广东省生殖医院求治。
针对吴女士的情况,张碧云主任与团队经过多次论证,决定为她进行双侧输卵管吻合及盆腔广泛粘连松解术。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张碧云主任主刀,在患者耻骨上方腹壁开一个不到5厘米长的切口,在两小时之内完成了手术,成功吻合双侧输卵管并进行盆腔广泛粘连松解术。
术后一个月,吴女士回到医院再次行输卵管通液术。术后第二个月,她便告知张碧云主任自然怀孕的喜讯,如今宝宝已经顺利出生。
多重因素影响成功率
张碧云主任介绍,输卵管复通术是在切除输卵管封闭部分后,重新将输卵管两端再复通,同时会切除结扎后的疤痕组织或炎症部分,最大程度保护和保留正常的组织和器官。手术的成功几率主要取决于输卵管节育位置、结扎方式和医生的技术。
张碧云主任表示,输卵管节育的位置可能在峡部、壶腹部或伞端。这几个位置的输卵管粗细不一样,修复难度也不一样。其中,壶腹部的修复难度最低,其次为峡部,伞端的修复难度最大。修复难度越低,成功几率也就越高。另外,就输卵管节育的方式来说,线扎和银夹扎成功率比较高,特别银夹扎复通的成功率最高,因为银夹扎对输卵管的损伤程度最小。
张碧云主任表示,输卵管吻合术式较多,常用术式有腹式输卵管管芯端端吻合法,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法及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法,每种方式各有利弊。医院以往采用腹式输卵管复通术,根据统计资料,输卵管复通术后总复通率达96%,复孕率达80%。
显微镜下手术更精准
今年9月,广东省生殖医院首次应用进口高清手术显微镜,在全身麻醉下顺利完成了输卵管复通手术,为输卵管结扎后的女性恢复生育带来更大希望。
“在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医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手术中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显微镜下术中组织具有立体感,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张碧云主任说,尤其在输卵管端端吻合的操作步骤上,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程度,减少了手术的损伤及并发症,精准的吻合操作大大提高了术后妊娠率。
张碧云主任提醒,虽然输卵管复通术为结扎的女性再孕带来希望,但还是要进行术前生育评估,保证复通手术后妊娠的成功率。比如年龄要求在43岁以下、卵巢排卵功能良好、无不适宜妊娠疾病等情况。有需求的女性,一定要选择到正规医院诊治。
|专家简介
张碧云,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女性内分泌学组委员,广东省生殖免疫及优生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
从事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如月经失调、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及围绝经期疾病的诊治;宫腹腔镜治疗妇科肿瘤、不孕症及各种宫腔疾病(如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开腹输卵管复通等手术;围产医学、优生优育及高危妊娠的诊治处理。
发表妇产科专业论文30余篇,包括SCI文章2篇。主持及参与若干科研课题。
孕晚期,临近分娩之时,孕妈妈都比较关心胎儿是否已经入盆了。
所谓入盆,就是孕晚期,随着子宫下段变软和扩张,胎儿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围中,以头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缩的姿势,头部通过准妈妈的骨盆入口,下降嵌入骨盆开口。
医生通常会通过摸肚子和内检这两种方式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入盆。
宝宝入盆的时间:
大多数初产妇会在分娩之前两周入盆,也有些在分娩前四周才入盆。
经产妇入盆时间相对较晚,可能会在分娩前一周,更晚的甚至会在分娩开始时才入盆,因为二胎妈妈的骨盆肌肉已经经历过分娩,不需要热身了。
宝宝入盆信号:
1、消化道上端的压力减轻
入盆前,准妈妈胃部长期被挤压,出现食欲不振、吃一点点东西就觉得很饱,而且还会有烧心的感觉。
胎儿入盆后,肚子开始下垂,子宫对胃部的压迫感降低,胃部灼热感和进食后的饱胀感减轻,准妈妈会感觉胃口变好了。
2、消化道下端压力增加
胎儿入盆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力进一步加强,会引发频繁排尿的冲动,甚至还会导致漏尿的情况发生。
而且,入盆后,子宫对肠道的挤压增强,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胀气等各种肠道问题,还可能会引发痔疮。
3、呼吸顺畅
入盆前,子宫对横膈膜造成的压力较大,导致胸闷、呼吸不顺畅。
入盆后,子宫对横膈膜的压迫力降低,呼吸也变得更加轻松了。
4、疼痛加剧
胎儿入盆后,压迫到耻骨,感觉到耻骨的疼痛感加剧。
胎头压迫骨盆的神经和血管,会引起骨盆区域疼痛、脊椎底部或耻骨中央刺痛、大腿痉挛,部分准妈妈的宫颈也会出现刺痛感,连走路都变得步履蹒跚。
5、胎动变化
入盆后,胎儿下移,胎动的位置更加靠下。
入盆后,由于胎儿的位置相对固定,胎动的位置也相对地固定在一定范围内。
6、肚形改变
胎儿入盆后,由于胎儿下降,可以看到肚子下垂了,重心下移,胸和肚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入盆前圆滚滚的肚形,在入盆后变成了椭圆形的肚子。
入盆后,肚脐眼也由入盆前的水平朝前变成了朝下的方向。
35岁的王先生因间断腹痛一个月至医院就诊,最后确诊是肝癌,还好是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肝癌后可能治愈肝癌。但即便如此,也把王先生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次腹痛,如果不留意不处理,那么问题就大了!
哪些人容易发生肝癌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跟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因素有关。
如果一个病人已经有肝硬化,那么一定要定期体检,因为肝硬化很可能进展为肝癌,如果不及时体检复查,是不大可能早期发现肝癌的。
另外,病毒性肝炎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是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如有乙肝、丙肝的朋友们,一定要积极及时治疗肝炎,否则很容易就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酗酒也会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进而进展为肝癌,所以一定不要酗酒。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朋友,更加要戒酒,绝对不能双重打击。
抽血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癌吗当然可以的,最常见的就是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其中左右特异性的就是甲胎蛋白(AFP)的检查。
如果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大于400μg/L,并且持续升高,就要警惕肝癌。但不能据此就诊断肝癌,因为临床上也有30%的肝癌病人AFP并不升高,AFP升高也可能是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等,必须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
那还有哪些影像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吗当然有的,最常用的就是彩超检查,因为便宜,无创,可以重复反复做,能看到肿瘤的大小、数目、形态等等,非常有价值。
另外,腹部增强CT和增强核磁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一般用于腹部彩超怀疑肝脏肿瘤的患者!
医生提醒在遇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做个检查,尤其是长期腹痛的患者,至少可以查个血和做个彩超检查明确,避免小病拖延成大病!
小斌(化名)虽然是个男人,
但从小就怀揣着一颗“少女心”,
一直都想成为真正的“女人”。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斌就发现自己和其他儿子子不一样——他喜欢穿女装,喜欢高跟鞋、好看的裙子,儿子子们打篮球、踢足球,这些激烈的对抗运动,他一点兴趣都没有。
家里没人的时候,小斌常常偷偷穿女装、扎辫子、化妆,慢慢地,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坚信自己本来就应该是个女人,并暗下决心,以后要做变性手术,来纠正这个“错误的身体”。
到了高一住校,小斌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从网上购买雌性激素,每天都偷偷服用。
不过,他的这些想法,从来没有和家人朋友提过。
小斌的爸妈思想比较传统,他担心爸妈无法接受,在家都表现得和一般男生没什么两样,爸妈以为孩子只是性格内向文静,从没有过其他想法。
今年3月,刚满18周岁的小斌鼓起勇气去了医院,经过泌尿科的专业检查和心理医生的咨询后,他认为自己患有易性癖,更加坚定了想要变成女人的想法。
然而,要做变性手术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容易,除了医疗开支外,还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伦理争议,因此,医院要求动手术前必须先提供已告知直系亲属拟行手术的证明。
“我爸妈肯定不会同意的,我去哪弄这个证明啊”没有证明就做不了手术,小斌知道,去正规医院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怕被家里人看出端倪,小斌选择了离家出走。独自在外的这段时间,他在网络上加了—个叫“药娘群”的QQ群,这个群里有很多和他情况类似的群友,就是在这个群里,他认识了一位“医生”——小俊(化名)。
小俊自称帮很多人做过变性手术,经验丰富。
两人聊了近半个月,小斌询问了手术的风险、价格、时间等,最终和小俊协商一致:小斌支付6000元手术费,让小俊帮他完成变性手术。
今年4月,小斌带着钱和满怀的希望从老家来到杭州。
在一个宾馆的房间里,他见到了小俊。小俊穿着日常服装,没戴口罩也没戴帽子,看起来并不像个医生。
他带来的手术道具也很简单——一副手套,一瓶麻醉剂,几把小刀,还有一些止血纱布等。
宾馆的床就是手术床,虽然环境简陋,但此时小斌已经顾不上这么多,只想赶紧通过手术变性。
小俊先给他在手术部位注射了麻醉剂,在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小斌的两侧睾丸被全部切除。
术后,小斌遵守承诺,通过支付宝转给小俊6000元钱。
之后一段时间,小斌感觉自己确实有了变化——声音变尖变细了,汗毛变少了,就连皮肤都似乎变好了一点。
但是,他的这些变化,很快通过朋友传到了老家的爸妈那里。
小斌爸妈觉得事有蹊跷,急忙赶到杭州寻找小斌。
面对爸妈当面质问,小斌再也瞒不下去,终于坦白了实情。
发现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二老晴天霹雳,绝望地报了警……
民警通过侦查,很快将小俊抓获归案。
近日,拱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行医罪对小俊依法提起公诉。
其实,变性手术目前在我国是合法的,但小俊为什么还会被起诉
检察官说,2009年我国卫生部曾发布《变性手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该文件表明,我国允许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对易性癖患者实施变性手术,即变性手术是一种合法的医疗活动。
切除睾丸的行为属于切除性器官,是变性手术中的一种。但小俊从未取得过医生执业资格,其非法从事医疗活动,严重损伤就诊人小斌的身体健康,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336条,构成非法行医罪。
网友评论
编辑|昊昊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咱们这期内容就来讲解一下,2023年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都会有哪些变化是不是金额更高了
对于1963年出生的男性来说,退休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2023年,因为在2023年,这部分人员都已经60岁了,除了特殊工种、公务员、还有一部分特殊人员之外,大部分朋友都是在2023年退休的。
在近期,就有不少粉丝朋友过来咨询,说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都会有哪些变化呢每月到账的金额是不是更高了
其实,对于2023年退休的人来说,养老金确实是有变化的,接下来咱们从3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一下。
第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更高了
截止到11月份,全国已有25个地区公布了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对于已经公布的地区来说,养老金计发基数都是比2021年的要高一些的,比如深圳比2021年高了435元,甘肃比2021年的高了286元,广东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涨了350元,达到了8682元的水平了。
不管怎么说,在已经公布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地区,这项数据都是比2021年的要高一些的,而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待遇优势也就会越大。
对于2023年退休的人来说,养老金就该使用2023年的计发基数了,虽然目前还有公布,但从往年的数据来看,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是会比2022年的要高的,而具体能高出多少,咱们还是要以当地公布的数据为准的。
总之,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使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会更高一些,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计算的金额也会提高不少的。
第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补发比例改变
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就开始改革了,参保人员也开始缴费了,同时开始的还有“十年过渡期”,在十年过渡期之内办理退休的中人,养老金就会按照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确定,那在2023年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正好是在十年过渡期的第九年,对于养老金的补发比例也会有所改变的。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在计算养老金时,对于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部分,每年补发的比例都是不同的,在2022年退休是补发80%,在2023年退休,补发比例则就变为90%了。
第三,到账金额能否增加呢
既然养老金计发基数高了,补发比例也提高了,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每月的到账金额也提高了呢
其实,咱们不能这样看,因为每月的养老金能领取多少,是与咱们个人的缴费情况有关,并不能因为退休时间的不同,就认为领的养老金会更高。
而咱们想要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就只能多缴费和长缴费,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也是一样,只有做到这2点,咱们才能够领取更高的养老金。
总结来说,在2023年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补发比例,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的,而是否能领更高的养老金,则要看个人的缴费情况而定了。
1866年,第一次对唐氏综合征的典型体征进行完整的描述并发表,因此命名为唐氏综合征(Down综合征)。1959年证实了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
2011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3月21日定为世界唐氏综合症日。
2022年3月21日,迎来了第十一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1/1000~2/1000。按我国目前的出生率,平均20分钟就有一例唐氏患儿出生。该病的发生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尤其当母亲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率明显增高。唐氏患者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和多发畸形,严重的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畸形等。
唐氏综合征该如何预防呢
产前预防
通过产前超声和唐氏筛查,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以及羊水穿刺等侵入性检查等产前检查判断胎儿是否可能为患儿。
孕前预防
第三代试管婴儿——PGT技术:指的是将男女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受精配对成功后,将受精卵进行培养至囊胚,而后抽取囊胚滋养层细胞作为样本进行基因诊断或染色体筛查,从而挑选出健康胚胎进行母体子宫移植妊娠的一门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PGT-A、PGT-M和PGT-SR。对于38岁以上有生育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PGT-A技术,不仅能解决生育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阻断唐氏患儿的出生,同时也有效避免终止妊娠导致的身心痛苦。
据了解,在2018年4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首例PGT宝宝诞生。目前,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已进行700多个PGT周期,已经有近200个通过PGT技术出生的健康宝宝。
希望通过让更多的人对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预防进行了解,真正的实现联合国大会呼吁的Leavenoone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文:生殖医学科崔元戎
编校:梁肖
审核:华小亚史艳香
日前,西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有一位不满18岁的患者等待就诊,护士长陈颖发现其表情痛苦,目测其腹部隆起,立即上前询问,患者自诉因痛经前来就诊,不料竟然是临产了。
据悉,当时护士长立即陪同其进入诊室,诊室医生查体后发现患者是妊娠腹形并有停经史,多普勒在其下腹右侧听到规律胎心音,并判定腹痛是规律宫缩,患者随身仅携带300元现金。妇产科主任宋迎春得知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用轮椅推送患者快速进入妇产科产房。患者本人卫生状态极差,孕期未做任何检查,于是迅速将其安置在隔离产房,在严密消毒隔离下做好接产准备,20分钟后,患者顺利分娩出一个6斤重的健康男婴,母子平安。
7个月了,一直都觉得他是个女宝,今天照完说是男宝,问百分几,说是百分百,7个月已经非常明显了,瞬间也没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了,都是第一胎,只是个人偏向喜欢女孩,觉得女孩贴心,说说我能想得起来得症状吧
1.怀孕的前三个月反应很重,闻到味道就吐,差不多将近四个月孕吐的症状才完全消失
2.肚子在四个月已经显怀了,都说显怀得早的是女孩,而且从怀孕到现在胖了30斤,全身胖的
3唐筛看男女是不准的,我唐筛如果算起来的话应该是女孩
4.胎心看男女也不准的,我胎心都是148.159.156.网上说说要140一下是儿子
5.清宫表测下来是儿子,这个有点准
6.都说怀孕变丑是儿子,但我相反,怀孕后反正变得漂亮点,这个都是别人说的,不是咱自夸的,特别是我老公经常说我怀孕后比之前漂亮,皮肤变得很好
7.肚脐没有凸出
8.胎动很频,很有力气,经常踢到肚子痛,而且大多半夜发动的。
新京报讯12月20日,“2021TVB颁奖礼奖项五强名单”出炉,该颁奖礼将于明年1月2日晚8点在埋堆堆APP播出。
《星空下的仁医》三位主演都加入了最佳男女主角竞争。
林夏薇(《七公主》)、黄智雯(《把关者们》)、钟嘉欣(《星空下的仁医》)、姚子羚(《拳王》)等入围最佳女主角,陈展鹏(《逆天奇案》)、谭俊彦(《换命真相》)、郑嘉颖(《星空下的仁医》)、马国明(《星空下的仁医》)、张振朗(《拳王》)入围最佳男主角。最佳剧集将在《爱美丽狂想曲》《逆天奇案》《七公主》《换命真相》《星空下的仁医》中决出。
今年的高分港剧《星空下的仁医》或成最大赢家。
表妹给我打电话,说4岁的儿子偷看她洗澡,还问她:“什么时候邻居家的妹妹才能长成跟我一样的儿子子”面对孩子一连串的问题,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表妹觉得应该给孩子进行一些性教育,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虽然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新时代的年轻父母大多都成长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但“性”依然是一个羞于启齿的话题。面对“妈妈,哥哥为什么有小鸡鸡”,“妈妈,为什么妹妹是蹲着尿尿的”等灵魂拷问,家长们依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性教育,依然是一个摆在中国父母面前的难题,也是一个必须要攻克的问题。
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明曾说,中国的性盲比文盲还多。
事实上,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性别教育是基础。所谓性别教育指的是,让孩子在童年时就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正确的性别角色,帮助孩子发展出适合自己自然性别的个性风格。
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建议,家长应该对3~6岁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性别教育,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作为一个心理和教育工作者,我在孩子三岁前就买了一些相关的儿童绘本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新时代的,关于性教育的绘本都会考虑孩子的学习特点,通过“立体书页”、“书中转盘”和“机关推拉”等设计来增加游戏互动环节,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性别常识的互动游戏》和《我们的身体》就是采用了翻翻页、拉拉页、触摸页、转转页等,让孩子不仅可以用眼睛看到身体的部位,还可以在亲子阅读中动手玩,在轻松的亲子时光中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当我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无论是《性别常识的互动游戏》还是《我们的身体》,孩子都很专注,而且还引发了孩子很多思考,可孩子问的问题却无关书本内容本身:
作为一名好奇宝宝,孩子的注意力大多被有趣的机关设计给吸引住了。孩子能记住的是书中有多少个触摸页,有多少个转转页却基本不记得绘本里讲了什么内容。
《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巧妙地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采用贴合孩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童话方式来走进孩子的心门,让孩子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中领会性别的知识,找到身体变化的答案。
这本绘本运用儿童视角将身体的发育过程变成一场神奇的魔法之旅,把看似敏感的话题,通过作者想象力的加工,用充满童趣的语调和符合儿童心理的简单明快的画面诠释给孩子们听。
作者芭贝•柯尔通过她古灵精怪的画风和风趣幽默的文字,打破了儿童性别教育的僵局。当孩子再问到“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这样的问题时,父母可以不用再闪烁其词,而是大方有趣地解答孩子的好奇和疑问。
一、童心:我什么时候长大
绘本的开头是一个女孩问她的宠物泰德熊:“泰德,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这也是很多孩子最喜欢问的问题,让孩子很有代入感。
泰德回答说,“先要问问荷尔蒙先生和荷尔蒙太太,他们管小孩长大的事儿。”泰德熊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为孩子们解答了成长中身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中间通过大量的配图来增强阅读的观感。
给主人翁安排一个玩具宠物,这是很多儿童绘本的表现方式。因为儿童会相信万物有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特别是3-4岁的幼儿,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即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泛灵心理,这也是孩子正常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给洋娃娃喂饭,会给玩具车盖被子……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有限,还不能理解什么是“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泛灵心理会逐渐消失。
绘本里小女孩与宠物的对话,表现的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事实。因为儿童普遍存在泛灵心理,童话的世界观和孩童的世界观是一样的。无论是小女孩,小时候的爸爸妈妈,还是荷先生和荷太太,作者都给他们安排了宠物玩具,由此可见绘本作者的独具匠心。因为只有那些符合孩子思考过程背后原则的故事,才能抓住孩子的心。
经由宠物泰德的讲述,荷先生和荷太太出现在画面中。泰德化身为荷尔蒙专家,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的小时候成为故事中的主角。在她妈妈大约十一岁时,身体的生物钟会叫醒荷先生和荷太太。被叫醒的荷先生和荷太太很恼火,于是开始调配让女孩子长大的魔汁,并把调配好的魔汁洒遍女孩的全身,这些魔汁会让女孩开始慢慢长大。而在爸爸八岁左右,荷先生和荷太太就开始为他调配魔汁了。
荷先生和荷太太被叫醒的画面上有一只闹钟,暗示着什么时候长大,身体早已调好了闹钟。
同时,绘本最开始,小女孩跟泰德对话时,画面展现的是星光灿烂的夜晚,湖面上开满了荷花。小女孩与泰德在湖边的栏杆旁,湖的对面,有一对情侣坐在湖边的休息凳上,男子搂着女子。这些细节并非可有可无,这画面意蕴丰富,结合小女孩问出的:“我什么时候能长大”透露出绘本的内容跟成长与性相关。
此外,绘本利用了儿童对色彩高度敏感这一特点,用色彩的变化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让孩子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不同色彩带给他们的不同情感变化。在荷先生和荷太太沉睡时,他们的整体色调是暖黄中带着点粉红,毛发自然垂着。画面的背景是白色的,而他们的宠物安静地陪在身边。
当他们被叫醒时,他们的身体变成了有点浅褐色,整体色调暗沉,他们的宠物正惊慌地逃开,暗示了他们烦躁、恼怒的情绪特点,毛发有些竖起,呈现炸毛状态。而在他们调配魔汁时,色彩相对明快了一些,并且隐隐透着一丝丝红色调,毛发也比刚刚醒来时顺滑了不少。
绘本整体以黄橙、红橙、黄色和黄绿等暖色为主体色调,给人予温暖、明快的感觉。鲜明的色彩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而暖色的基调给孩子呈现了一种欢乐、愉悦的氛围,有得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二、童话:为什么我们不一样
作为父母,最难回答孩子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哥哥有小鸡鸡”又或者是:“为什么么妹妹和我不一样”等一些容易尬聊的话题。而在《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里,这个问题被迎刃而解。
我们都知道个体的成长发育,有一种至关重要的物质叫荷尔蒙,也叫“激素”,它控制着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性别等因素。当孩子提问一些关于身体发育的问题时,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去阐述这些问题。
绘本说儿子成长需要的魔汁是由荷先生调配的,女孩成长需要的魔汁是由荷太太调配的。两人调制的魔汁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儿子和女孩会不一样。
荷先生和荷太太会把调制好的魔汁撒遍我们的全身,于是女孩的胸部开始变大,“身上意想不到的地方长出了毛发”,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内裤里面会有血迹。而儿子呢,肩膀开始变宽,小鸡鸡变大,还会有黏糊糊的东西溜出来……声音变得时而低沉、时而尖锐……
当爸爸遇到妈妈时,荷先生荷太太的宠物狗会调配出爱之魔汁,爸爸妈妈相爱了,然后就创造出了小宝宝(小女孩)。
作者运用卡通动画的手法和夸张的线条塑造了一个个鲜明逗趣的造型,配以富于变化的神情,从视觉上抓住孩子的眼球。
绘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用小孩子能够明白的语言,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将男女生发育的种种敏感变化用画面和语言展现出来,幽默诙谐地表达主题。
文字叙述基于孩子的视角,用孩子的语言去阐述男女大不同这个敏感又容易尬聊的话题。从根本上解答了为什么儿子女孩会不一样,以及这些不一样会表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将来会有的变化有详细的认识。
孩子们在感受荷尔蒙先生和荷尔蒙太太的神奇魔法的同时,知道自己身体的奇妙变化与敏感性,引导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提高性防范意识。也让孩子理解爱的相遇是怎么一回事,让孩子全面彻底地了解到:为什么我们不一样。
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可以打破儿童性教育的僵局,像讲故事一样,从容大方地解答孩子心中对身体变化、对男女区别、对性的各种疑问。
三、童趣:我永远爱你
《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画面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阅读观感。故事内容有趣,又充满创意。无论是人物设计、故事情节,还是细节设计等等都贴合儿童天真烂漫的特征,让人感觉明快又幽默。
绘本中无论是成长中的儿子子女孩,还是荷先生荷太太,都不是端庄的公主和绅士的王子人设。翻开绘本,扑面而来的是画中人们顽皮搞怪的画面和各种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人物造型古灵精怪又暖萌。
绘本中有许多丰富有趣的细节,充满创意,让人回味无穷。几乎每一页都有小熊的存在,每一个场景的小熊的表情都不一样,看到女孩长大时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长出毛发,小熊是带着好奇斜着眼睛瞄自己的腋下;小女孩高兴自己又长高时,小熊是骄傲地挺胸背手而立……用小动物来渲染情绪和动作,不仅让主人的情绪更饱满动人,还增添了幽默诙谐的效果。这样的细节在绘本里比比皆是。
活泼幽默的画风配上一个丰富完整的故事,可谓相得益彰。
《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通过童话的表现手法告诉孩子,是身体里的荷尔蒙先生和荷尔蒙太太的神奇魔法,让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以及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宝宝们都是爱的产物。
绘本的最后,以小女孩和泰德熊的对话结尾。泰德说:“我想,等你长大后,你就不需要我了。”泰德的话暗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长大后的小女孩子泛灵心理也会随之消失。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对抱持泛灵观的孩童来说,泰德是活的,而且坚信它会理解她,也会感同身受。
因此,小女孩回应道:“不会的,我会永远爱你!”
小姑娘的回家,明线里,表达了她对泰德的依恋之情;暗线里,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暗示了爱是生命的主旋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
绘本首尾呼应,没有刻板教条,更没有长篇的说教,而是用丰富的情节与漫画式的画面,通过一连串的搞笑因子,把一个敏感的话题用盎然欢乐的故事,用孩子的方式跟他们直接沟通。
结语:
提到性别教育,很多父母都知道很重要、也觉得应该教。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难逃尴尬。《身体里的荷先生和荷太太》借助童话为载体,以率真幽默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画面直观地给孩子展示了性别教育的三个内涵:
性别教育是“平等”的教育,男女有别,但是男女平等。
性别教育“尊重”的教育,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性别教育是“爱”的教育,亲密关系的建立、生命的孕育,都是源自于爱。
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44岁的女性,若月经规律,排卵正常,没有妇科疾病等情况是可以怀孕的,不过这个年龄已是高龄孕妇,要注意一些产前检查,以免高危妊娠,在不孕不育门诊,常遇到高龄不孕前来就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要注意月经正常:
1、中医讲要治不孕先调经,月经正常方可怀孕,以免不孕,或孕后滑胎、胎萎不长。如果出现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前后不定期情况,会出现排卵无规律,不能适时同床而怀孕,这种情况就要用西药月经周期疗法,或者中医月经周期疗法,辨证施治调理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准时,受孕机会就会增加,容易怀孕。
二、妇科炎症:
在门诊经常遇到不孕症是由妇科炎症引起,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等。由于妇科炎症,在同床时,精子活动力就会受阻,不能和卵子顺利结合成受精卵,而着床受孕。而且炎症会引起炎性免疫反应,会杀伤精子,引起不孕。这种情况要结合西医抗炎治疗,或者中医治疗妇科炎症,中医属于带下病,或者痛经。
三、子宫内膜变薄:
当子宫内膜小于0.8cm时,受精卵不易着床,引起滑胎,或者胎萎不长,胎动不安,也就是西医不完全性流产。这种情况西医要用激素治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中医可以用滋补肝肾,补肾填精之法让子宫内膜增厚,以利于受精卵着床。
四、卵泡发育异常:
卵泡发育异常,或者卵泡个数偏少往往和雌激素水平有关,或者甲状腺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过低,卵泡发育过小,小于1.8cm,就会引起不孕。还有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会发育过多卵子,但都没有优势卵子,发育小于1.8cm,不成熟卵泡,引起不孕。这种情况,西药会用激素调理卵泡发育。中药用促卵泡汤以让卵泡生长发育。
五、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
这种是属于女性免疫性不孕,也就是当同床后,受精卵会在子宫里受到免疫,形成免疫复合物,杀死受精卵,引起不孕。这种情况可以用中药调理。
六、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无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阴道发育畸形等。这些往往容易引起不孕做彩超检查,多可确诊。
七、输卵管积液或输卵管不通
妇科输卵管炎性病变引起输卵管积液,炎性后疤痕形成,形成输卵管不通,卵子无法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形成不孕。这种情况,临床也很多见。需要输卵管造影检查,可确诊。西医需要积极抗炎治疗,输卵管通液治疗。中医可以用活血化瘀通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品,使输卵管通畅,积液消失。
八、男性精子发育异常
由于长期喝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男子随年龄增大,精子质量会下降,出现死精症,精子活动力下降,当达到活动精子率小于40%时会引起不育。所以高龄夫妇都需要检查,以免不孕不育。
以上简述几项常见不孕不育的情况,高龄夫妇在要孩子之前做以下几项检查,若正常方可备孕。
1、女性六项激素检查,看看有无内分泌失调。
2、子宫附件彩超检查,有无发育异常,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
3、卵子检查,有无多囊卵巢综合症,或卵巢发育异常。
4、抗精子抗体检测
5、还有乙肝,HPV,HIV等病毒筛查,好要个健康的宝宝,以备孕
6、男子精液检查,有无死精症,精子活动率是否正常。
44岁女性若以上各项指标都正常,一般都会正常受孕,都会有个健康的小宝宝!
6月10日,广州博物馆联合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承德市外八庙管理中心推出大展——“山庄瑰宝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文物特展”,该展于镇海楼展出至9月12日;配合该次展览,广州博物馆在展厅互动区设置了“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在哪里”小游戏,并特别还原“四知书屋”场景,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沉浸式体验“皇家行宫”的神秘。
承德地区皇家文物在广州的首展
据介绍,该展览为承德地区皇家文物在广州的首展。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展览共分四部分展示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精湛的造园艺术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为“诘戎绥遐无暑清凉”,体现避暑山庄作为听政的宫苑和避暑消夏的胜地的双重功用。一方面,避暑山庄作为清王朝的夏季行宫,陈设用品不仅在于实用美观,更于细节处体现出“器以载道,物以传情”的深邃精神。同时,避暑山庄作为皇帝理朝听证的宫苑,这里是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
第三部分为“宗教和谐民族融合”,展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所藏的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揭示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为“众星捧月团结一统”,讲述“外八庙”的由来及其多元融合的建筑风格。外八庙为皇家庙宇,在避暑山庄绵延的宫墙之外,形成拱卫之势,为前来的上层政教人物提供瞻礼和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外八庙风格各异,集中了汉、满、蒙、藏、维多民族宗教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体现了兼容并蓄、借鉴融通的理念和“仁怀天下,宇内一统”的治世思想。
94件(套)皇家珍宝展,半年筹备如期开展
承德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相阳介绍,该展经过半年时间筹备,现如期开展。
展览以文物诠释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实行民族团结政策的盛世风采,从94件(套)国宝级珍贵文物中展现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体现清代在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卓越贡献,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价值,激发民众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