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6-08 20:48:29
说起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同行们都知道它以食品物理加工技术和装备著称,说起食品物理加工技术和装备,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便是我国食品物理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的耕耘人马海乐教授。
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马海乐专注于食品物理加工装备沃土,并且成功将新工艺新设备有效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从最早的螺旋藻饮料到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蜂胶、功能多肽制备,他的一项项技术成功应用转化,并且承诺企业“转让一项,陪跑10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为何这么选择马海乐说,“从科学研究上来说,选题需要超前;从产业发展来讲,则需要解决当下技术瓶颈;从个人选择来看,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能够得到自我激励。”
胆子大,初试身手
“想到什么,说干就干。”从早年的两件经历中,多少可以看出马海乐的个性。
1985年,西北农学院本科毕业留校工作,马海乐被系里安排在渭南市通用机械厂,试制本科毕业设计的花生摘果机。“本科生没有实战过,设计出的东西可想而知。”马海乐回忆说,厂里的总工程师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100多张设计图纸,指出他的设计一个问题是尺寸不闭环,另一个是要按照新版机械设计手册对所有标准件重新查标注。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马海乐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每天只睡2、3个小时,修改完善了所有设计图纸。
马海乐至今还清楚记得,样机第一次下花生地试验,不巧遇上下雨天,作业难度增大,当时他趴在出料口,紧张地期待着试验结果,一查看竟然85%的花生都从藤上摘下来了,“第一代样机能有这个数据相当不错,把技术变成产品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1996年博士毕业后马海乐在江苏理工大学工作,偶尔得知原先外贸特别畅销的螺旋藻粉卖不出去了,他就跑去位于水陆寺巷的镇江市华宝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向公司负责人毛遂自荐可以用酶解法开发螺旋藻饮料。
“那时候,我只负责把技术开发出来,也不管市场,做得很粗糙。”自称“胆子大”的马海乐并不懂怎么搞产业化,就是碰运气,恁是靠着一股闯劲开始了产业化的摸爬滚打:1997年做完开发研究,1998年华宝就建厂卖起了“天然宝”牌螺旋藻饮料;2000年,这项技术又转让给陕西杨凌农业工程中心饮料厂,生产的“伊妹儿”牌螺旋藻饮料于同年10月获得“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步子稳,梦想绽放
攻读博士研究的是超临界萃取技术,马海乐脑子里总有一根弦,想做这项技术的转化。
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的活性物质,从1998年开始,马海乐开始进行蜂胶活性因子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研究。
“试验过程很困难,蜂胶原料就像沥青一样,一加热就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坨。”第一次从蜂胶原料中提取到黄灿灿的蜂胶提取物时,马海乐按捺不住兴奋劲,捧着装着提取物的广口瓶,直奔校长办公室。他激动地向时任校长的蔡兰教授汇报,表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学校当即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放大,推进成果转化。
通过技术入股,2001年之后江苏大学对蜂胶活性因子超临界萃取技术开始了一系列推广工作,转让的3家企业中已有两家企业成为国内蜂胶领域同类产品的最大企业。
农产品中有大量的副产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浪费严重。2003年开始,马海乐带领团队花了七八年时间,对产量较大的玉米、小麦、菜籽、大豆、葵花籽等10余种富含蛋白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进行功能多肽制备技术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已经开发了4个系列20多种多肽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还输出加拿大,产品获得加拿大卫生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现在,江苏大学食品学院也已经建成了装备精良的超声强化酶法/发酵/提取多功能中试生产线,有很好的条件进行数据验证、技术放大、生产线设计,可以顺畅地推进成果的转化。
转让一次,服务十年
“要想顺利产业化,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是要技术成熟可靠,另一个是要找到非常好的合作企业。”如果说螺旋藻饮料只是一瞬间的事,那么马海乐成果转化的20年,第一个十年就是活性蜂胶,第二个十年就是功能多肽。
万事开头难。马海乐至今还记得,蜂胶产品申报第一个保健食品批文时,因为全国还没有一个超临界蜂胶的保健食品批文,因此很难获批。做牛奶多肽时,课题组花费了50万做试验,进行批文申报,效果非常好,不幸遇上了三聚氰胺事件,所有的牛奶制品审批放缓,结果无疾而终。
有企业准备投资油菜籽多肽,“数据都是实验室里拿试管做出来的,没有工业化的装备做放大试验,企业投资那么多,得对人家负责”。马海乐自己开着车,把原料拉去反应釜厂家加工,再用大水桶装上反应产物拉去下一个工厂进行离心,甩完后再到下个工厂做浓缩,浓缩的产物再去做喷雾试验……就这样拖着物料一个个工厂做试验,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业化数据再设计生产线。多肽产品的技术推广工作就这么艰难地开始。
“不是把一张纸交给企业,企业发展得怎么样就和你没关系了。”马海乐认为,成果转化得花时间陪着企业成长,包括培养市场、产品宣传、技术升级等等,“生产中发现了什么新问题,产品有什么新功能,可以再回头做试验去验证,这样你的选题才会源源不断。”
在蜂胶生产过程中,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不经过蜜蜂加工的假蜂胶,为了维护企业利益,马海乐团队进行了鉴伪研究,完成了国内外首张蜂胶超临界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绘制。尽管技术已经成功转化,马海乐认为发掘的还是蜂胶有限的功能,团队依然在做延伸研究,“蜂胶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的组分,要像寻宝一样一点点挖掘它的价值”。
再十年,培养下一个项目
装备落后是我国食品工业在内诸多工业的一个短板,中国食品装备自主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家的专注和坚守。
20多年来,马海乐率领团队系统开展食品物理加工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将声、光、磁等现代物理技术应用于食品生物制造和农产品初加工,重点开展了食品制造、农产品加工新装备及其智能化的设计理论与产品开发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科学技术奖16项。
目前,团队建成了国际上食品领域最大的超声波装备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超声波设备成功应用于多肽制备、农产品有效成分的提取、蔬菜清洗等;在亚洲第一个突破了催化式红外发射器设计制造的技术难题,对优化我国的能源利用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原本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催化式红外装备,已经被成功地被应用于皮革烘干、天然气门站减压阀加热,以及集装箱、风电叶片、工程机械驾驶仓、大型铸件等工业产品的油漆烘干。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马海乐总是行色匆匆,他把产业化的目标定在了下一个十年,“尽管团队有很多技术,但是,人不可能三头六臂全面铺开,如果可以的话我计划再花十年做一项食品装备的产业化项目,一辈子能做三个产品,就很满意了。”(全媒体
一名男子与厦门一家咨询公司签订了海外代孕协议,并先后两次前往海外接受代孕服务,但都没有成功。今年3月,咨询公司提出终止协议,但李某认为咨询公司违约了,就起诉到法院,要求咨询公司赔偿损失。李某的诉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来看思明法院审理的这起民事纠纷。
原告李某今年32岁,去年2月24日,他和厦门一家咨询公司签订《咨询服务协议》和《保密协议》,约定由咨询公司为李某提供海外生殖医疗咨询服务,并协助李某到海外接受辅助生殖医疗服务。这家咨询公司收了7万元的咨询服务费后,帮助李某对接了一家格鲁吉亚的代孕机构,并负责翻译《代孕合同》《捐卵合同》等文件。去年5月14日,李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前往格鲁吉亚进行取精等代孕相关活动,并向格鲁吉亚的这家代孕机构,支付了共计人民币28万多元的费用。但李某两次代孕都没有成功。今年初,受疫情影响,李某海外代孕的事情暂停了。今年3月,咨询公司提出要终止《咨询服务协议》和《保密协议》。李某认为,咨询公司违约,应该赔偿他已经支付的37万多元费用,并赔偿3万元的精神抚慰金。不过,被告咨询公司认为,他们介绍的代孕机构在其所在国家都是合法的,咨询公司已经帮助李某与格鲁吉亚的代孕机构签订合同,并协助李某完成试管项目环节,已经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代孕居间服务。
思明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咨询公司从事代孕居间服务的行为,和我国的公序良俗及社会伦理相违背,所以咨询公司与李某签订的两份协议,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针对李某提出的索赔金额,思明法院认为,咨询公司作为普通商事主体,不得从事代孕居间服务。本案中,咨询公司超范围经营,违法提供代孕居间服务,对诉讼协议的无效存在重大过错,要承担70%的责任。同时,原告李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协议无效仍自愿与咨询公司签约,要承担30%的责任。根据原告李某实际产生的损失,思明法院一审判定,咨询工公司应该赔偿李某25万6000多元,同时驳回了李某的其它诉讼请求。
03
宁波借卵怎么样
近日,据某酒店业专家通过多渠道信息收集后透露:万豪可能会收购雅高。这似乎听上去是令人不可置信的事。
随着进一步挖掘,业内人士联系了万豪和雅高,以及另一家可能的买家洲际酒店集团,尚且没有完全清楚或确凿的答案。Skift采访过的大多数消息人士还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报道,而那些听过的人也不能完全确定这些传言是否属实。
然而,无论雅高是否参与其中,很明显,整个酒店业仍处于整合阶段。
从2015年洲际酒店集团以4.3亿美元收购金普顿酒店开始,酒店业经历了一波大规模并购浪潮,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宗并购是万豪国际集团2016年以133亿美元收购喜达屋,以及雅高集团以27亿美元收购费尔蒙特酒店、莱佛士酒店和瑞士酒店。
洲际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暗示道,洲际酒店集团收购雅高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每家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参与其中,因为很显然价格是合理的。
基于此,进行对未来酒店整合的调查,并利用它们来探索酒店整合的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以下为该项调查内容:
雅高真的会被收购吗?这会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投资吗?
当Skift询问雅高发言人,该公司是在参与竞购还是准备出售时,她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听到”。不过,Barr对Skift表示,雅高的市盈率低于洲际和万豪,这意味着其股价可能对有意收购该公司的人具有吸引力。
如果将雅高与喜达屋进行比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Skift资深研究分析师WouterGeerts表示:"长期以来一直有传言称,万豪已被证明有能力完成与喜达屋的重大合并,洲际正准备合并。
"据估计,喜达屋2015年底的预订量为161亿美元,总收入为57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雅高酒店的预订量略高于喜达屋酒店180亿美元的预订量,但雅高酒店的收入远低于喜达屋酒店,只有41亿美元。”
Geerts还指出,雅高的规模比喜达屋大得多,“酒店数量是喜达屋的四倍,客房数量是喜达屋的两倍多”,共有4780家酒店。
雅高拥有38个酒店品牌,在过去5年里,它投资了许多不同的业务——从居家服务和礼宾服务,到以科技为动力的B2B供应商。与酒店同行相比,雅高被视为“购物狂”。然而,对潜在买家来说,这些众多相邻的企业和单位可能有吸引力、也可能没有吸引力。
Geerts说:“剥离资产业务HotelInvest帮助公司变得更精简,但它似乎太大而不能被直接收购,反而更有可能与另一家公司合并。”
此外,雅高在追求轻资产商业模式的同时,仍然在其投资组合中拥有一些自有资产。如今,包括万豪、洲际和希尔顿在内的大多数大型酒店企业都表示,它们更愿意收购资产更轻的品牌。
最近,雅高还宣布了一项品牌重塑计划,并推出了一项新的忠诚度计划ALL,取代原有的忠诚度计划LeClubAccorHotels。雅高首席执行官SebastienBazin表示,公司正从收购转向更多地从内部着手,打造公司的“团队、品牌和忠诚度”。
该公司的地理分布也可能吸引潜在的买家。
Geerts指出,雅高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酒店运营商,其704000间客房中有一半以上在欧洲,但该公司正日益向外拓展,并通过收购FRHI酒店集团成为北美地区更强大的竞争者。2014年,阿里巴巴与华住集团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这将有助于该集团加快在中国的扩张,并为该地区的关键合作伙伴和投资者提供机会。该公司几乎一半的酒店都位于亚太地区。
Clarke表示,如果雅高确实有意收购,它可能会“把目光投向中国,寻找潜在买家”,以及包括华住和锦江在内的公司。
尤其是已经是雅高最大单一股东的锦江,曾在2016年寻求增持雅高股份,但该公司当时成功阻止了这一计划。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锦江集团持有雅高12%的股份,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卡塔尔投资局(QatarInvestmentAuthority)紧随其后,占比10%;华住拥有雅高4.63%的股份。2018年11月,锦江集团收购了竞争对手丽笙酒店集团的多数股权。
万豪会收购雅高吗?
Bernstein副总裁兼资深股票分析师DavidBeckel表示:“既然喜达屋最终已经被收购,如果万豪能如此迅速地恢复并购业务,我会有点惊讶。我认为他们对地区性小吃更感兴趣。”
不过,Geerts指出,侧重于中档和经济型酒店的雅高,可能与侧重于高档和豪华的酒店组合的万豪,更具互补性。
雅高在中档(诺富特和美居)和经济型(宜必思)领域尤其强大。出于这个原因,万豪与雅高合并后的酒店市场占有率要低于与洲际酒店集团合并后的酒店市场占有率,因为洲际酒店集团的发展,严重依赖旗下的中档品牌假日酒店、快捷假日酒店和高档的皇冠假日酒店。但他补充道,仍然在整合喜达屋的万豪再去买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是,万豪究竟打算如何实现在三年内在全球开设1700家酒店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由有机发展推动的还是包括一两个收购集团?
万豪高管最近的言论似乎并不表明该公司计划再进行一次大规模并购,但如果该公司想收购另一家像雅高这样的公司,它很可能有资金这么做。
Morningstar资深股票分析师DanWasiolek指出,“规模很重要,万豪有资产负债表来做这件事。万豪通过收购喜达屋表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与OTA达成更好的条款以及更好的采购方面。”
然而,Wasiolek确实认为万豪收购雅高的潜在交易“有点奇怪”,因为“雅高给万豪带来的规模敞口主要仍是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他补充道,“我很惊讶,万豪会想在这方面投入可观的资金”。
然而,正如万豪首席运营官StephanieLinnartz所描述的那样,雅高和万豪都希望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公司”,或者像雅高首席执行官Bazin之前多次提到的那样,成为伟大的旅游酒店集团。
联合起来肯定会帮助万豪和雅高更接近实现这一共同愿景,但事实可能会证明,将两家公司整合为一家公司将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
洲际会收购雅高吗?
Bernstein的克拉克认为,洲际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强大,而雅高在南美、非洲和欧洲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样看起来雅高和洲际的投资组合会彼此互补。但他补充道,雅高将在增长、利润率、现金流、品牌组合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所减缓,这个整合需要一生的时间。
他还表示,全球前最大的酒店公司喜达屋,在并购前就是“规模大师”,洲际酒店集团非常清楚“他们没有需要解决的规模劣势”,这是他们收购喜达屋失败后的一个常见问题。
Clarke继续说:“他们看到了一些快速增长的渠道,他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酒店品牌假日酒店和最大的奢侈品牌洲际酒店。他们一直在进行并购,但只是为了填补投资组合中的漏洞,比如用金普顿、六善等。雅高的诺富特和美居等品牌不如它们所拥有的强大。”
等等!并购有可能吗?
监管审查会允许这样一家大型酒店公司在现有的酒店巨头中成立吗?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按客房数量计算的五大酒店集团——雅高、希尔顿、洲际、万豪和温德姆,总共只占5250亿美元酒店业市场份额的25%。因此,即使雅高与万豪、洲际或其他公司合并,也不会占据整个全球酒店市场的多数份额。
然而,这25%的市场份额比2012年增长了6%,全球规划或在建的酒店中,有一半以上是由这五家最大的酒店集团所代表的。在全球1800多万间酒店客房中,54%隶属于全球或地区品牌或连锁酒店,46%是独立酒店。
Wasiolek说:“对于万豪和洲际来说,雅高是一个国际化和经济型的中型酒店集团。万豪拥有这样的资产负债表,我得看看洲际。但他们也能应付得了才行。”
尽管从理论上讲,两家公司都能收购雅高集团。但Wasiolek提出,如果把目光转向其他竞争对手,对于万豪和洲际来说,哪家公司更值得呢。
他表示:“我更愿意收购温德姆酒店,因为它的经济型和中档品牌更好,也有拉昆塔的中档业务,而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很高。以目前的市盈率计算,温德姆酒店的价格要比雅高高得多。”
谁是最好的酒店整合商?未来会怎样?
如果有一件事在酒店业似乎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整合已经成为常态、而且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整合,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大规模合并,还是规模更大的企业寻求收购规模更小、更具地区性的专业公司。
“这不会让我感到意外。”
当被问及是否听说雅高将被出售、或万豪和洲际有意收购雅高时,立鼎世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滕绍祥(TedTeng)表示,相对而言,这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即使有了品牌整合,酒店的所有权也更加分散。“我认为,酒店品牌公司正面临生存危机——要么做大,要么破产。”
他想知道,是什么阻止了那些与酒店品牌无关的公司收购酒店公司。
滕绍祥指出:“如果酒店品牌之外的公司能够在不损害其供应链的前提下增加价值,它们也有可能收购酒店公司。”
例如,他说:“如果Expedia收购万豪怎么办?(将会有)非常强大的上下游价值创造。但凯悦可能不再向Expedia提供库存。”
不管这些旅游企业集团最终是否成立,滕绍祥相信,旅游业“将会出现更多超级怪物集团(Frankenstein),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会发挥作用”。否则的话,他们将切断没有效能的部分。“可获得的资本是运营公司从未见过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
高参活动预告
2019中国酒店采购高峰论坛
4月25日,酒店高参将联合博华会展于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国酒店采购高峰论坛”,本次峰会旨在帮助酒店业主、酒店投资人、酒店加盟商、酒店集团总裁、酒店总经理、酒店产业链负责人等酒店行业核心决策层深入了解酒店采购痛点及未来趋势。
扫描二维码快速报名
延伸阅读:
“万豪速度”进行时:正式迎来全球第7000家开业酒店
温德姆洲际希尔顿凯悦等酒店打造会员计划奢华品牌成新宠
关于酒店供应链你了解多少酒店采购和供应链企业年度盛会重磅来袭!
旅游业新闻爆料、投稿请加小编
戳阅读原文报名2019采购峰会
近期,《每日邮报》澳大利亚版块发布了一条新闻,“如果是女孩,我们就堕胎。“
标题声称,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在进行了胎儿早期性别检测之后,会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的性别,决定是否流产。
新闻指出:在澳大利亚,通常情况,每出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5个男生落地,也就是说,男女比例为105:100,基本持平。
然而,目前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和印度移民社区,由于依靠产前性别检测,选择性产下男婴,导致这些社区男女比例甚至到了125:100,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不仅如此,大量的中国孕妇也纷纷涌入澳大利亚检测孩子的性别。
一位医务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一对中国夫妇一直询问婴儿的性别时,他们会说,“我们必须知道胎儿的性别,因为如果是女孩的话,我们会堕胎。”
还有其他的人来澳大利亚,通过其他的辅助生育方式来筛选孩子性别。
由于澳大利亚先进的医疗水平,可以在怀孕10周之后就能给出胎儿性别的参照结果,对于迫切想要儿子的家庭来说可以早做准备,因为打胎对孕妇的身体会有伤害,严重可能导致不孕,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流产很重要。
对于中国和印度出现的这种重男轻女的想法,澳大利亚的医务人员表示非常担忧,还在考虑是否要把判断胎儿性别的范围从怀孕10周延迟到怀孕12周。
新闻一出,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种重男轻女的想法”
然而,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重男轻女”依然严重
首先,让人惊讶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男轻女现象似乎都是存在的。
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挪威,男性比女性多1.2万人;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400万人;
在印度,男女比例为152:100;越南,男女比例为112.5:100,女性平均堕胎2.5次;
在卡塔尔,男女比例1.9:1,世界上最缺女人的国家;
在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黑山共和国,生儿子直接成了年轻夫妇应该尽的义务。
在谷歌上搜索“howtoconceiveaboy(如何怀上一个儿子)”会有1.29亿的搜索结果,
这些数据似乎说明了,即使是在这个21世纪倡导男女平等的人权社会,在有些地方,人们对男婴的青睐度,远超女婴。
印度一家跨国公司,有一名高级主管拉维,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深感愧疚的妻子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任务,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先后怀了9次孕,进行了8次流产,最后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她自己却因生产太多,身体被耗尽,在孩子出生两天后离开人世。
正是因为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很多家庭抱着必生男婴的决心,不辞万里,跑来澳大利亚做胎儿的性别鉴定。如果孕妇肚子里的是儿子,则留下,如果不是,就进行堕胎处理。
可是,对于一些没有经济能力远赴国外去做胎儿性别鉴定的家庭,他们又如何想方设法呢
稍微有点能力的就会通过一些机构,将孕妇的血液采集后带到国外进行检测,由此诞生了一条黑色产业链,但是该技术对于胎儿性别的检测准确度并没有考量,加之网络中介不靠谱、医务人员不专业,结果的不可信程度更大。
比如,曾经有一名卧底未孕的女
贵州供卵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