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3-23 00:13:18
蛋白粉这些年很热销,很多人都吃蛋白粉,增强体质,补充能量,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健身塑型的中年人、要减重的年轻人。
蛋白质是人体代谢必须品,是人体三大能量物质之一。蛋白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构成人体肌肉、器官。还参与激素生成,维持各项功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参于氧气及二氧化碳的运输,参与白蛋白、球蛋白合成,维持体液平衡等。
但是,蛋白粉真的是万能的吗其实并不是,蛋白粉的使用,存在着很多个误区,今天我们就讲讲最常见的2个误区。
误区1:用蛋白粉减肥、塑型三大能量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能量物质代谢顺序是先消耗糖,糖消耗完了之后机体会消耗脂肪,脂肪消耗完了才会消耗蛋白质。
有一个很流行的减肥方法是,每天只吃蛋白质,不入脂肪、糖类,促进糖类、脂肪的代谢,从而减重。很多人都尝试这种方法减肥,长期坚持体重是可以减轻的。
但是这种减肥方法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蛋白粉的成分是单一的,不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蛋白粉内出了蛋白质,没有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仅使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对于体质差的人来说,可能减肥效果还没有出来,先出现了各种疾病,比如贫血、口腔溃疡、免疫力低下等等。
还有的健身人士,开始需要减重,服用蛋白粉,促进肌肉发育,达到塑形、减重的目的,这种做法跟减肥使用蛋白粉的危害相似。此外,健身时,活动量大,出汗量多,人体微量元素排出量多,仅吃蛋白粉补充不了人体所需。
误区2:给老年人吃蛋白粉老年人消化功能减低,食量减低,人体各项功能减退。常口服蛋白粉,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蛋白粉含有大量蛋白质,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肾脏负担,促进器官衰老。
所以,建立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均衡的膳食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项物质,单一的蛋白粉不能满足人身体代谢所需的各种物质。依靠蛋白粉进行减肥、塑形会导致营养不良,老年人服用蛋白粉会增加代谢负担。
蛋白粉不是万能的,不是合适每一个人长期使用的,应该可也对待蛋白粉。均衡的饮食才是塑造健康身体的基础。
7月4日,信达生物宣布其创新自研的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抗体注射液(研发代号:IBI112)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的2期临床研究(登记号:NCT05377580)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IBI112(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抗体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IL-23p19亚基。通过阻止IL-23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阻断IL-23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临床前数据显示IBI112靶点明确,作用机制清楚,抗炎症作用显著,并在1期临床研究中验证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BI112有望为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炎症性肠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次开展的研究是一项评价IBI112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2期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价IBI112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免疫原性。
,具有里程碑意义,信达生物将继续发挥临床研究开发的领先地位优势,对UC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贡献力量。
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以结肠和直肠炎症为特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UC好发于中青年,在我国,近20年来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患病率为11.6/10万。
UC的临床治疗手段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硫嘌呤药物为最传统的治疗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生物制剂方面,抗TNF-α治疗存在药物免疫原性导致的失去应答问题。近年来针对IL12/IL23等靶点的药物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上展现了优势。
目前我国仍没有自主研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L-23p19靶点药物上市,临床上仍存在巨大的需求。
本文源自Insight数据库
极高龄夫妇助孕存在哪些伦理问题辅助生殖应该怎样进行质量控制
近日,第三届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暨生殖安全与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国家级继教班在杭州举办。会上,各位专家就国内外生殖安全与辅助生殖质量控制中的热点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浙江省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依敏教授表示,全面二孩时代的来临,既给辅助生殖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样也带来了挑战。
网络图
19次取卵最终还是没能怀上
“高龄产妇指的是年龄大于35周岁的产妇,而极高龄则指的是45周岁以上的。”朱依敏告诉
《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
《2017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
在上海发布引起广泛关注
这个榜单有用吗?
一
大众疑难杂症寻找心中好医院的重要参考
二
对急需到顶级专科就医的重病患者有参考价值
据报道,这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连续第九年发布“复旦版医院排行榜”该榜单也常常被作为大众疑难杂症寻找心中好医院的重要参考。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学科排行榜的评估方法上,借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的方法,坚持以临床学科水平、专科声誉为核心,兼顾当年的科研产出,评选结果被广泛认可。
9年来,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的评选专科,由当年的27个学科,现在已覆盖到40个学科。专科排行榜对急需到顶级专科就医的重病患者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次评选云南唯一一家入选榜单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地区只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唯一上榜区域综合实力排行榜西南地区榜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1993年被卫生部评定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小编还整理了《昆明各大医院就诊指南及特色科室名录》,为家人收藏!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
医院地址:西山区金碧路157号
特色专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肝胆外科、胸心外科、普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生殖遗传科等
昆明延安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
地址:人民东路245号延安医院1号楼
特色科室:整形美容、心胸外科、妇产科、心内科、肾内科、放射影像学科、骨科、眼科。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人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
地址:五华区麻园十字路口(近楚祥宾馆)
特色科室:医院的肝病中心、康复中心、烧伤中心、红斑狼疮中心均是省级医学科研和临床中心。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
地址:青年路150号
特色科室:眼科、牙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研究、中毒临床救治、腹部外科、创伤救治、血管外科、超声内镜等。
云南省中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
地址:五华区光华街120号
特色科室:医院以中医药诊疗为主,中西医结合并举,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专科专病。尤以骨伤、推拿、针灸、男科、妇科、肿瘤、风湿病、老年病突出。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
地址:西昌路295号
特色科室:心内科(高血压)心内科(冠心病)烧伤科急诊医学科
云南省肿瘤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5:30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昆州路519号
特色科室:肿瘤诊疗技术处于云南省的领先水平。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43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上午:08:00-12:00下午:14:30-18:00
地址:昆明市大观路212号
特色科室:骨科、肝胆、普外、口腔、眼科、急救、泌外、中医、脊髓损伤治疗、心内、呼吸、肿瘤、医学工程、药剂、病理等学科优势明显,技术特色突出
昆明市儿童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2:00-18:00
地址:
老院:昆明市书林街28号
新院:昆明市西山区前兴路288
特色科室:小儿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儿保部、康复科、检验科、中心实验室。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门诊开诊时间:早上8:00-12:00、下午2:00-18:00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5号
特色科室:妇产科儿科生殖遗传科
昆明市口腔医院
门诊开诊时间:早上8:00-11:30、下午2:00-18:00
地址:官渡区南窑小区永胜路65号
昆明市口腔医院希望路院区
地址:西山区希望路理想小镇4-8号
全国专科医院榜单
希望对患者求医问诊有所帮助建议收藏并转发
一、醫學科學鑒定有以下方式:
①香港DNA母體驗血(懷孕6周以上,只需採集母血10ml,科學无创)
②絨毛采檢術(影響胎兒發育)
③抽羊水(影響胎兒發育)
④B超(16周以上凭醫生經驗判斷,易翻盤)
二,DNA條件:
先做普通B超(B超數據有胎心胎芽,需要懷孕45天后做)
三、準確率:
99.9%以上,受以下兩個常見的血液不純淨的因素影響,
1、一年內有生產或者半年內流產過男胎(女胎不影響)
2、半年內有做過大手術需要輸血(懷疑含男人的DNA)
四、方式
①顺丰快遞血樣
②深圳醫院抽血
③预约香港抽血(需提前办理港澳通行証)
咨询联系电话: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起乾隆,可以说故事非常之多,最有名的就是乾隆一生活了89岁,是历朝历代帝王之中最长寿的,而且他一生中写出了四万余首诗词,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图注:年轻时期的乾隆皇帝!(大雾)
本期我们就聊聊乾隆作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他不但经历了帝王中都极为少见的五代同堂,而且一生中亲眼见过爱新觉罗七代皇族,也算是非常值得吹嘘的事情了。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春,74岁的乾隆皇帝正第六次下江南,在江宁游玩,突然一骑八百里加急给乾隆送来了一个消息:在乾隆49年的闰三月初八,乾隆皇帝的长房、长子、长孙、长曾孙、长元孙出生了!(应为玄孙,但为了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清代改称元孙。)
这可是满足了乾隆皇帝五世同堂的心愿!乾隆非常高兴,马上大宴群臣庆贺,并且亲自给这个长元孙起名为载锡!
按照清代帝王家法,一般是上一字相同,下一字偏旁相同。
图注:cosplay达人雍正皇帝!
比如雍正的兄弟们名字的第一个字都是“胤”,第二个字的偏旁都是“礻”,雍正皇帝叫爱新觉罗·胤禛,大阿哥叫爱新觉罗·胤禔等。当然,自从雍正即位后,他的兄弟们都不能叫胤了,于是改胤为允。而到了乾隆这一辈,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弘”,下一字以“日”为偏旁。
等乾隆称帝后,规定他的儿子们都要使用“永”字,孙子们使用“绵”字,曾孙们使用“奕”字,而元孙们使用“载”字,再下一辈来孙们都使用“奉”字……
之所以这么定下来名称,根据《清宫词》注释记载:因为乾隆的皇六子永瑢曾经绘制了一副《岁朝图》进献给孝圣皇后(即崇庆皇太后),乾隆看到后很开心,于是御笔题了一句”永绵奕载奉慈娱“,乾隆觉得自己这句话写得太好了,于是命令以后就按永、绵、奕、载四字为近支宗室命名行派。
图注: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
我们接着说乾隆皇帝,自从乾隆皇帝第一个元孙诞生后,乾隆皇帝就盼望着自己能六世同堂,能活到一百岁!
虽然说乾陵皇帝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年的康熙皇帝的记录,主动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嘉庆帝,自己称太上皇,但其实朝政大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图注:老年时期的乾隆皇帝!(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在嘉庆三年(1798年)的时候,88岁的乾隆已经把皇位禅让给了嘉庆帝三年了,这一年刚刚十四岁的载锡就被安排了婚事,希望他能早日完成乾隆皇帝六世同堂的愿望。
在这一年的秋天八月初九日,恰逢清代开国皇帝皇太极忌辰,于是乾隆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八月初九日作》。在这首诗里,乾隆表示:
意思是:从皇太极称帝到现在已经一百七十余年了,自己作为皇太极的元孙,今天八十八岁还身体健康,而且自己这一支因为繁衍生息的好,自己都已经有了元孙了。
乾隆自己小时候见过爷爷康熙皇帝,现在又有了五代同堂的元孙载锡,这从上往下算,自己竟然见过七代人,这可是自古以来的帝王都罕见的盛事!
而且乾隆的元孙载锡这个时候已经十三岁了,刚刚已经完婚,乾隆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觉得很有希望活到一百岁,看到第八代来孙的诞生,这个时候就不是一身亲七代,而是一身亲八代,这可是六世同堂的壮举!
图注:《清人画弘历岁朝行乐图像》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诗曰:
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
一身亲七代,百嵗待旬年。
顾谓元兮勉,喜瞻来者连。
自知不知足,又愿庶应然。
可惜的是,正在准备盛大操办自己九十大寿,然后准备再加把劲活到一百岁的“十全老人”,没想到再第二年,也就是嘉庆四年(1799)的正月里就寿终正寝了,享年八十九岁,而被乾隆寄以厚望的爱新觉罗·载锡生下他的儿子,也已经是乾隆去世四年之后的事情了。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乾隆皇帝】五世同堂
《御制诗集》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乾隆》
2019年莫诗琦参加武汉女子马拉松比赛获得金奖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一期临床试验,一时间有关疫苗志愿者的新闻占领热搜,网友对首批参与接种的“一百单八将”十分好奇。他们中有低剂量组的004号首位女性志愿者、参与过方舱医院筹备的靳官萍;005号武汉封城期间志愿者、吉他儿子樊瑞;009号退伍军人、网红帅哥朱傲冰和中剂量组的038号武大校工、马拉松达人任超及高剂量组的084号长跑健将、爱读书的莫诗琦。志愿者包含了常住武汉的男女老少,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因为在疫情期间接种临床试验疫苗而获得了自己的独有代号,记录了他们从线上报名、参与接种,再到隔离观察的一段难忘经历。
接种心声
探路者这个称呼太重了
我担当不起
从报名成为志愿者再到成功接种,任超的接种经历可以说是一波三折。3月17日,结束工作的任超像往常一样打开马拉松跑友群,想看看大家今天又聊了什么。虽然疫情的原因,很多赛事都停办了,但和群友聊聊心得,还是让任超觉得挺开心。忽然,一则群友转发的链接吸引了他的目光。“好像是和新冠疫苗有关。”怀着好奇心,任超点开细看,发现是陈薇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新冠疫苗,进入一期临床实验了,正在招募志愿者。
任超的志愿者证件和接种流程说明
常住武汉、身体健康、18-60周岁,任超觉得自己全都符合,就想报名加入。因为在武汉大学保卫部工作,利用工作便利,任超还去找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求科普”。了解了疫苗的基础知识后,果断报名。报名和体检,任超都算早的,按照批次应该接种低剂量组,不过最终编号038的任超,成为中剂量组的一员。“接种后要隔离14天,我要去单位把假请下来,”任超说。
疫情期间,任超的工作挺忙的,不仅要在武大校门口负责测温防疫,还要负责樱花核心区域的封闭管理。3月19日早晨,接到体检合格电话,任超赶紧和保卫部的领导请假。防疫期间,保卫部批不了半个月的假,领导又帮他去人事部申请,为这个特殊的请假条,人事部还上报给了校领导,最终领导不仅准了假,还特地嘱咐他好好保重、注意身体。
回应质疑
我们是志愿者
不是职业试药人
伴随着赞誉,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网友好奇这些志愿者究竟是什么人甚至有人留言问志愿者是不是职业试药人,参与临床实验是不是有利可图其实他们都是自主报名的,来自各行各业。
莫诗琦接种疫苗
莫诗琦得知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就是从任超朋友圈里看到的。同为长跑爱好者,莫诗琦和任超一起参加过好几场马拉松赛事,也加入了共同的跑友群。任超接种前后分享的心得,让莫诗琦了解了接种的流程,她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新冠疫苗分为3个组别,按照接种的时间随机分配,最初接种的36人属于低剂量组,编号037-072的志愿者属于中剂量组,最后接种的073-108号就属于高剂量组成员。莫诗琦的编号是084,属于最后36名的高剂量组受试者,需要在左右上臂外侧的三角肌上分别注射一针疫苗。
回忆起自己从报名到接种的经历,莫诗琦既不像其他人那么平静,也不觉得紧张害怕,反而是有点担心。虽然长期跑步健身,但她对自己是不是每项指标都能合格也没有把握。“我拿完体检结果,就遇到一起来的一个女生,她因为血小板含量略低,没能入选,表情看起来挺遗憾的。”莫诗琦报名的时候,疫苗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已经流传得很广了,因为报名人数太多,科研团队还不得不提前关闭了报名通道。
朱傲冰服役期间从事影宣传工作
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科研团队给每位志愿者发了知情同意书,告诉他们接种之前随时都能退出。同时,志愿者们参加临床实验,也都获得了家人的应允与理解。朱傲冰在接种前就告诉家里人了,家人们都觉得他能为疫苗的研发做点贡献特别光荣。他家三代都有从军的经历,明年就要退休的父亲,至今还作为警察坚守在防疫的一线岗位上。
任超是在通过体检后才告诉母亲的,平时他跑马拉松、登雪山,母亲总有点放心不下,这次接种疫苗,母亲却没有阻拦他。靳官萍大学读药学专业,在制药企业上班,她从专业角度对疫苗进行科普,让在老家的父母放心不少。
处在观察期中的志愿者们普遍表示身体状况良好,但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有部分志愿者会在接种初期出现接种处微红、发痒,或发热等轻微反应。接种初期,医护人员会定期查房,了解志愿者的身体情况,志愿者们也可以用透明对照卡,监测自己的体征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任超在隔离中
“专家组的须知已经向我们事先说明了可能出现的反应,轻微的症状过几天就会消退,就和我们小时候接种流感疫苗一样。”靳官萍说。房间里提供的专线电话,志愿者们可以随时拨打,有医护人员24小时在线答疑。
志愿者们解释,接种疫苗之后,他们不需要被注射病毒,也无需去接触病患,只是要通过抽血来化验体内是否产生了抗体。出隔离期之后的6个月,都属于志愿者的观察期,在接种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的三次抽血检测,就是志愿者们需要配合科研团队完成的工作。志愿者们是否接种成功、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就要等待检测结果来揭晓了。
志愿服务
首位女性志愿者
也曾参与筹备方舱医院
靳官萍提及接种疫苗前的心情,用的词是“平静”,好像这次活动就如同她之前每次做志愿者活动一样。疫情暴发,又赶上过年,靳官萍的工作暂时停滞,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在从事志愿者服务。
靳官萍在方舱医院做志愿者
武汉病例暴增期间,各区的体育馆开始改建成为方舱医院。开院前大量的准备工作都需要人手,靳官萍就成为了其中一员。“我去的是洪山体育馆,第一批的三个方舱医院之一。”48小时之内就要把空旷的体育馆改建成摆满病床的医院,志愿者们的压力也不小。靳官萍负责铺电热毯、整理床单被套和患者的一人份生活用品,让每个病人来了就能住下。
回忆当时的工作,靳官萍已经想不起来800张病床里,她到底铺了其中多少张。她只记得,十多个志愿者和现场的工作人员们效率都特别高,到第三天凌晨,方舱医院就完全准备好接收病患了。
樊瑞卸车搬运物资
和靳官萍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樊瑞,他们都是武汉封城期间的群众志愿者,加入了好几个共同的服务群。“像是顺路接送医务人员,帮着给援助物资卸车,我都做过。”
樊瑞在隔离中
让樊瑞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帮“钢子哥”运送物资的爱心车队在仓库卸车。“钢子哥”是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善行团公益基金的创始人,他集结了不同省份的15辆大货车和9辆保障车从江西开到武汉运送物资。
“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用品,也有能储存的食物,加起来总共300多吨。”樊瑞的工作就是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运到仓库的指定位置,然后再等相关机构来领物资。
光是卸车,樊瑞就先后往青山的仓库跑了三四趟。搬东西都是力气活儿,他没觉得苦,反而特别心疼爱心车队的司机们。“他们搭帐篷住在仓库里,下小雨了也得忍着,等拿到离汉许可证才能走。”最终,爱心车队的成员们都通过了检测,准备离汉,樊瑞也就又投入到下一段志愿者工作中去了。
志愿者午餐
隔离生活
志愿者成为攒货小能手
隔离期间,志愿者们在朋友圈分享最多的就是餐饮照片,大家普遍表示“伙食好、吃不完”。三餐都准时由工作人员送到房间门口的小柜子上,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光主食就包括米、面、粗粮好几种。热干面、酒酿汤圆、小龙虾等武汉地道美食总是深受志愿者们的喜爱。任超打趣地说,每天早晨就是被工作人员清脆的一声“再不吃早饭就凉了啊”叫醒的。
由于三餐太丰盛,不少志愿者吃不下附送的水果和饮料,渐渐就攒了一大堆,甚至还形成了相互补给、以物易物的风潮。
志愿者们建了个群,从最初的十几个人慢慢发展壮大到九十多人。靳官萍在群里被大家称为“富婆”和“攒货小能手”,她是最早入驻隔离点的4名志愿者之一,3月17日一早就接种完毕了。吃正餐就吃到饱的她,攒下来的苹果、梨、牛奶和饮料摆满了一桌子。她拍了照、配上自己的房间门牌号后发到群里,再把食品转移到门口的小柜子上,让后住进来的志愿者们各取所需。
随着隔离时间的推移,志愿者们逐渐互相热络起来,除了分享接种心得,大家也喜欢在群里聊聊天。有做律师的大哥豪气地说,以后需要法律援助尽管找他。还有奶茶爱好者组团定外卖,再请工作人员帮忙拿到门口。任超开直播分享跑马拉松的故事,其他志愿者们就为他在线打Call刷礼物。
志愿者们在群里分享隔离生活已经成了常态,任超说,有一次有个志愿者的酸奶没吸管,我们就打趣他说,有了吸管怎么让你体会到舔盖儿的乐趣呢
生活上得到了良好的照顾,不过隔离中的志愿者们也不能完全放松,他们每天都有自己的小任务。按照科研团队的要求,入住时每个人都领到了几样东西,配合实验数据监测。透明的对照卡,能帮助志愿者测量注射位置是否有红肿。接种记录卡用于记录志愿者们的体温等身体指标,腋下贴着的硅胶温度计,则要对志愿者们的体温进行连续七天的不间断观察。除此之外,几次检测抗体的抽血检查,也是志愿者们需要配合完成的工作。
靳官萍协助分配物资
面对生活
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爱好大不同
接种疫苗之后,志愿者们被统一安排到疗养院内隔离,一人一间房。因为早就接到科研团队的通知,志愿者们来之前就准备好了隔离期间解闷的东西。樊瑞带的是一把吉他,他谦虚地说自己弹得不好,还处在学习阶段。住在他隔壁房间的邻居,也是音乐爱好者,想利用隔离期自弹自唱录一首歌,为疫情助力。于是樊瑞每天练完琴就把吉他放在门口的柜子上,发个微信让邻居出门拿。
莫诗琦喜欢读书,每个月读两本书是她多年坚持的习惯。这回她带了《追风筝的人》和《偷影子的人》到隔离点,希望能利用这14天把它们读完。
马拉松爱好者任超则特意多带了几身运动服。咨询过工作人员之后,除了前两天不能洗澡就没运动之外,任超每天都会在房间里运动一番,有俯卧撑、卷腹、原地跑,以保持体能。他还计划着等疫情结束就去刷新自己2小时45分的全马最佳战绩。
朱傲冰接种疫苗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在隔离期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在电信公司工作的莫诗琦是一名客服,接种疫苗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家办公,线上帮客户处理问题。疫情期间营业厅不开门,线上业务忙,莫诗琦在隔离点仍然保证周一到周五上班,工作不停歇。在医药公司工作的樊瑞和靳官萍也都陆续线上复工,用自带的电脑联络客户、处理业务。
文中的5名志愿者是108位首批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缩影,这108位接种者全部常住武汉,是来自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党员也有群众,有“00后”也有年过半百的人,有人喜欢通过社交媒体记录生活,也有人谢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有的人在隔离结束后会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有人写下请愿书,希望自己有了抗体就能到一线去做志愿服务。无论怎样,当疫情彻底过去,回想起2020年的春天,一个独特的三位数编号将会承载他们曾经为抗击疫情贡献过心力的独特记忆。(文/武冰聪供图/志愿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2日15时30分讯(首席
3月6日,据南京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麻某钢涉嫌强奸、故意杀人一案,经审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至此尘封了28年的“南医大奸杀案”终于告破!
在其侦破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南京警方经深度应用最新刑事技术,在徐州警方配合下,明确该市沛县一麻姓家族人员中有重大作案嫌疑。
近几年来,全球许多“世纪悬案”陆续告破,但告破手段与我们想象的有所不同,大多采用了这个“最新刑事技术”。
2013年,美国波士顿警方通过一个小伙的DNA揪出他犯了事的叔叔,进而破获了一桩50年前的强奸杀人案,此时凶手已经死了40年。
在2016年的中国,一个因为行贿而被采集血样的中年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念之贪竟破了一起18年前轰动全国的大案——1998年他的远房侄子先后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犯下了11起惊天命案。
同样,在2018年,一个不知名的美国人把自己的基因信息上传到家谱网站,这个充满好奇心的举动让其素未谋面的远方亲戚落入了法网——已经72岁的“金州杀人狂”,他在1976年至1986年期间犯下了至少12起谋杀、51起强奸和120起入室盗窃案。
从未见过的远房亲戚杀了人,而警方竟然通过家族DNA顺藤摸瓜找到凶手,这个被视为刑侦“黑科技”的Y-STR技术到底有多牛
文丨崔赫翾
有了嫌疑犯的DNA,为什么还要追凶28年
28年前的一个雨夜,南京医学院一个林姓女学生在上自习后失踪,四天后,她的尸体在学校教学楼天井内的窨井中被发现,头部有钝伤,窒息而死已有多时。
1992年案发时的现场图源:南京警方
那段时间淅淅沥沥的雨冲刷了脚印、气味等证据,但警方还是在受害人体内发现了残留的DNA。
凶案发生在学校中,凶手甚至还与当年学校的保安打过照面,根据保安的描述,警方绘制过模拟画像。案发后,南京警方连续数月开展了大规模走访调查和摸排,与被害者同一届的男同学都被一一排查过,核查线索数千条,走访排查人员超1.5万人,警方还一度重金悬赏,但案件依旧没有取得突破。
这起案件成了压在很多人胸中的块垒——一连多年,受害者的父母都要千里迢迢赶到女儿曾经的校园,祭奠爱女,然后走进刑侦支队,打听案件侦破的进展情况。面对受害者父母,当年的办案民警亦有强烈的自责和愧疚,而南医大的师生也因这次恶性案件感到压抑,正如受害者林某的一位学姐所说,“每一个南京医学院的女同学想到这件事都想哭。”
心中的这块石头一压就是28年。
破案在即,警察连夜突击提取了麻某侠家系中本村符合年龄条件的11位男性的DNA,可惜并不吻合。难道是其中环节出了问题沛县公安局会同南京警方经对麻某侠所在家系进行深挖,得知其家族内还有一名成员麻某皊,早年在南京当兵并已在南京定居多年。
南京,这条线索让办案民警眼前一亮。不仅如此,麻某皊的儿子麻某钢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龄,而且一直住在南医大附近的石鼓路。经鉴定,麻某钢DNA与犯罪现场提取的死者阴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功夫不负有心人,尘封了28年的命案至此终于告破。
犯罪嫌疑人麻某钢被南京警方抓获
此时,他已在南医大附近这条幽静的死胡同内生活了20多年。有着稳定工作,职工住房,以及一个还算美满的家庭。
跨越了28年的追凶历程与我们日常看到的美剧大有不同,在美剧中,逮捕犯人通常一气呵成——
第一步,鉴识科人员从物证上获得生物检材后,用微量台式离心机对其进行高速离心;
第二步,离心后进行“扩增”,通过基因测序仪就可以检测出DNA信息;
第三步,经过基因测序检验后的DNA信息将被传送至数据分析室,接下来就是等待。直到屏幕中传来了“MATCH”(匹配)字样,凶手锁定,大功告成。
这种神奇的侦破技术距今已有几十年历史。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虽然该技术迅速渗透到医学、农业研究等各个方面,可直到1985年才被英国遗传学家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应用于法医物证鉴定,每个人的DNA与生俱来且各有不同。而我国则是在1987年将DNA检测技术应用于侦查破案。
可实际上真如美剧中一样简单顺利吗
为了侦破案件,首先你要提取嫌疑人的DNA证据。
即便有了新的刑侦技术,但最初的DNA检验时要求很高,需要微克级的DNA样品、完整未遭破坏的DNA分子。高门槛将很多生物检材拒之门外,直到90年代初PCR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降低了这个门槛。
简单来说,这个技术能够在体外进行DNA复制,无论化石中的微生物还是犯罪现场中遗留的体液、毛发、皮肤等生物信息,只要能从中分离出一点DNA,就能通过这个技术扩增,而使DNA片段大幅增加,并应用于检测。
案件中,新技术有了,罪犯的DNA也提取了,但也仅仅朝真相迈了一小步而已。因为接下来最大的难点在于,该和什么对比呢
曾经轰动全国的“白银杀人案”犯罪时长横跨14年,犯罪嫌疑人犯案后留下了数量不等的精液、指纹、足印等身体特征线索,甚至还有模拟画像。
“白银案”模拟画像
即便如此,在那个没有手机、网络,连公共像头都不发达的年代,警方也只能通过走访与摸排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办案。几年时间里,白银城区先后启动全城适龄男子普查指纹、抽血验DNA。
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连指纹都是一枚枚用肉眼来排查,就更不用说DNA了。更何况凶手高承勇小心翼翼,让他在被逮捕前没有留下过任何犯罪记录,因此也就没有留下可以对比的DNA来精准追凶。
面对白银市的几十万人口,刑警都无异于大海捞针,更不用说扩大范围了。
美国的“金州杀人案”也采用了直接排查的方式,并且优先将范围锁定在与受害人相熟的人群。当时警方无法查证远在另一个小城市的案件会是自己辖区的犯罪分子所为。
而发生在南医大的案件同样如此,根本没有对比。
相比之下,1997-1998年陕西历史上最大的系列强奸杀人案的破获是因为凶犯王万明再次犯案。
1998年12月13日,王万明在准备对一名女性进行强奸伤害时,女性反抗逃脱后报警,凶犯在警民合围中被抓获,最后凭借遗留在犯罪现场的DNA匹配一锤定音,确定了他就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作案52起,致20人死亡的杀人犯。
可见,想要侦破,必须精准匹配。只有将DNA检测技术和一个拥有庞大信息的数据库结合起来,才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出嫌疑人。而一个全民的DNA基因库不是说有就有的。
一是投入过大。我国拥有巨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需要相当多的人力动员、技术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但资源与预算有限,这种数据库的用途相对单一,过度向公共安全方面倾斜资源的行为并不可取。况且时间也是成本。
二是在伦理与法律上会引发争议。2013年,山东滨州滨城区发生了38起学生宿舍盗窃案,由于涉及资产较多,有20余万元。山东滨州学院上演了一场采集学生DNA的行动,5000多名本科男生全部被一一采血查验DNA。
这件事当年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把5000多男生当作嫌疑犯而采集DNA就是一种疑罪扩大化的做法。而在市场维度内,难免在医疗、教育、保险、就业等领域产生基因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以及基因歧视现象等。
用Y-STR结成一张网,实现模糊匹配
一方面是等待昭雪的累累旧案,另一方面是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左右为难中,破获南医大案的那种从先定位家族再筛查到人的新技术带来了刑侦新思路——Y-STR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冷案”。
比如,发生在1995年的湖州特大抢劫灭门案,就是通过家系比对,确定了安徽芜湖南陵县的刘姓一族,再通过排查揪出了躲了22年的犯罪嫌疑人刘永彪。看到白银案因为亲属被抽DNA而破案,刘永彪说:“当时我就想,不出一年就要轮到我了。”
还有2004年南京栖霞区仙林一处树林里曾发现一无名女尸,由于地处荒郊野岭,根本没有目击证人等线索,案件一度搁置。12年后,栖霞公安分局DNA实验室借助Y-STR技术,将凶手的来历缩小在安徽六安市青山乡周边多个乡镇的武姓家族男性成员,最终排查300多人后确定嫌犯。
而在国外,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了破获1972年美国查明霍利斯性侵死亡案,警方曾进行近2000次走访,于2000、2004年两度将嫌疑人DNA录入DNA指标系统和DNA联合索引系统进行比较测试,仍没有任何收获。直到2018年,警方将嫌疑人DNA数据上传到“基因家谱”网站上,意外地匹配上了嫌疑人一位亲属的DNA,最终锁定一名叫爱德华·布朗的男子,虽然这人已经在2003年去世,但警方还是挖出布朗的骸骨进行DNA检测,最终还给逝者一个公道。
这样的例子近几年数不胜数,而这项技术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做到了“模糊匹配”。
以前如果数据库没有对应的DNA,且罪犯“金盆洗手”,那他就很可能逍遥法外。而Y-STR能让警方可以通过找到嫌疑犯的远亲,与已知父系亲属DNA建立联系,进而锁定犯罪者。这极大缩小了搜索范围。
要说Y-STR检测技术的运用原理,首先,Y染色体有“传男不传女”的特性。
女性的染色体是XX,男性的染色体是XY,Y染色体一定是男性的,也只有男性有,所以它在家族里代代相传。Y染色体的一个特点,是不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只会通过一些被称之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特殊的片段突变而进化。故此包括兄弟、父子、叔侄、堂兄弟和祖孙等都具有同源的Y染色体。
其次,STR分析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同时鉴别多个STR位点。
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主要包括STR和SNP,其中SNP突变率极低,在几代家系内可以认为不发生突变,但是绝大部分SNP位点只有两个等位基因,个体识别能力较低,而STR则不同。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STR位点会被约5-20%的人们所共有,如果两个人有4个Y染色体STR位点完全匹配,他们拥有共同父系祖先的概率近95%,若有5到9个STR位点完全匹配,概率则将近100%。若想确定是同一个人,则需要更多的匹配。相比于大海捞针地找一个人,找一个家族似乎更容易。
比如前几年轰动学术界的“曹操身世之谜”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在全国调查采集了各地79个曹姓家族聚居地的男性及夏侯、操等姓氏男性的静脉血样本1000多份后,通过现代基因反推,以及对曹操叔祖父曹鼎古DNA双重验证后,终于给出了曹操身世的“实锤”——他并非汉相曹参后代,从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也不对。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中)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曹操家族DNA的研究情况。新华网刘晓晶/
千年前的人物尚可通过Y-STR追溯,更不要提几十年内的凶杀案。
就“白银杀人案”来说,2016年8月19日,警方通过数据库比对,发现当地在押的高姓受贿犯人Y-DNA染色体特征值与当年的疑犯高度相似——有27个Y基因座匹配。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无论是否见过面,都是一家人。于是警方随即要求高家男性直系亲属挨个录入指纹并提取DNA。通过比对,警方发现其远房表侄高承勇指纹和DNA与命案现场生物物证高度吻合。2016年8月26日,高承勇落网。同时,高承勇交代了犯案的全部过程并认罪,案件宣布成功告破。
美国“金州杀人案”的侦破则更戏剧化。
1976年,美国加尼福尼亚州东部地区开始连续出现手法相似的入室强奸杀人案件,3年间至少有几十名独居妇女惨遭强暴。而从1977年起,罪犯开始变本加厉,夫妇半夜在家中被侵犯,经常性地留下两具尸体。从1975年到1986年近十年间,这名罪犯就犯下了12起凶杀、50多起强奸案的累累血债。
但从1986年之后,凶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带来的恐慌却并没有结束。很长时间里,当地防身武器大卖,手枪成了睡觉标配。就连萨克拉门托的地方检察官都回忆起小时候睡觉时她爸爸会把枪放在枕头下,妈妈则会放冰插,惶惶不可终日。在2013年,还有人出版了以凶犯为原型的小说《我将在黑暗中消失》。
警方的追凶同样没有停止,虽然这个凶手具有高超的反侦察能力,但依旧留下了不少体液这样的生物证据,可警方却始终不能凭此缩小调查范围,美剧中的桥段并没有如期上演。2017年,联邦调查局甚至悬赏5万美元,希望民众提供帮众,但诸多努力多无疾而终。
对于警方来说,这意味着DNA可供匹配的变多了,提供了更广阔的搜查空间,虽然不能确保凶犯有这样的好奇心,但保不准能找到与他一个家族的人。于是一个假装成普通用户的“金州杀人狂”的DNA数据被上传到网站。
静候总有收获,2018年,与“金州杀人狂”DNA部分匹配的人终于出现了。沉寂30年的案件,自此初露端倪。虽然一直追踪到了凶犯的曾曾祖父,但范围从茫茫人海缩小到一个家族已属破案在即,接下来就是各种排查。
中间坐轮椅者为犯罪嫌疑人迪安杰洛。
2018年4月,警方终于找到了真凶:行将就木(当时已72岁)的前警员约瑟夫·詹姆斯·迪安杰洛。
“以Y找群(家系),以常染色体DNA找人”的侦查模式正愈受重视和推广普及。
只依靠Y-STR,陈年旧案就能无往不破了吗
可别高兴太早,依靠Y-STR,陈年旧案就能无往不破了吗
首先,Y库建设任重而道远。
公安机关虽然正大范围推广这一技术,但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建库,前期要做大量的人口普查、人口排查工作,直到把每个家庭的族谱比对完,才能建设Y数据库。
郑州是最早在全国建Y-STR数据库的城市。最近几年,内蒙古赤峰、河南郸城、浙江等地均启动了建立Y-STR数据库的工作。但目前Y库的资料仍然有限。
其次,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情况较为复杂。
如果案件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可通过Y染色体分析来推断犯罪嫌疑人可能的姓氏。选择每个家系中几个人进行Y-STR分析,就能迅速的缩小范围。但这只是理想模型。中国历史上存在改姓、赐姓、随母姓以及领养等复杂情况,况且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大量人员流动会造成很大误差。中国目前有13.7亿人口,100万个姓氏家系,但中国人Y-DNA的多态性十分有限。
虽然Y-STR还有其局限性,但我们的刑侦“黑科技”也越来越高级。
比如和指纹掌纹相关的技术。“大人群指掌纹高精度识别”构建了指纹纹理的拓扑和统计模型,他能将重叠指纹分离,还能在指纹扭曲变形的情况下进行校正。
而基于新算法的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捺印指纹查重在千万分之一漏识率前提下,比对速度可达到10万人次以上/小时。指掌纹正查比对精度在这几年相比传统算法至少提高50%以上,指掌纹倒查比对精度实现90%以上正确率。
公安部人像对比系统也是近几年破案的一大“杀手锏”。借助在全国率先试用的公安部人像对比系统,上海警方接连抓获了3名16年前命案的犯罪嫌疑人。
犯案后来改头换面没用。
外貌变化有着相对固定的规律,将嫌犯十几年前的照片,与新拍的证件照进行比对,系统从十几亿人中找出相似度较高的对象,只需要不到十秒。
还有天网工程。它可以实时监控系统所捕捉到的画面,行人旁边出现的标识框中将显示年龄、性别、衣着等具体情况。同样的技术也适用于机动车,机动车的类型和颜色能够得到识别。
罪犯想隐匿于世没门。
这样的像头有2000万个,还配备人工智能技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监控系统。
还有很多尚未侦破的案件,比如1994的清华“朱令铊中毒事件”。这是一场警方认定的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
而2007年发生在湖北的红安“12.26杀人案”,一夜之间,8条鲜活的生命惨遭毒手。这起案件,是1949年以来湖北刑事犯罪致死人数最多的一起命案,至今尚未侦破。
但无论经过多少年,在一代代刑侦人员的不断努力下,随着刑侦手段的不断进步,这些恶劣的刑事犯罪案件总会侦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究竟是生女孩,还是生儿子呢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或许生儿子更被人所推崇。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或许无论男女都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了。但也有人说,在未来20年中选择生女儿的群体,或将比选择生儿子的群体更发愁。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出现呢
未来无论男女或者成本方面大致相同在谈论生儿子还是生女孩这个问题之前,人们要先将感情因素抛开。从理性来看,生女孩的优势主要在于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女孩的支出或低于儿子。
但从事业发展来看,父母往往为了儿子会产生更多的支出,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找关系上班,且除了人情成本之外,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成本。且要在其学生时代切合的时机下做出提前安排。
而当年龄适宜后,儿子如何快速成家并生育小孩,也是父母压力的主要方向,而除了情感之外。
最重要的是,房子和车子,由于这两类产品的资金支出与适婚儿子的实际情况,往往并不相符,也就导致了这两类产品的主要承压方是父母。
而选择生女儿的人,往往仅需要在培养阶段支出一定的培养成本,就可以到达后期的目的,也成为了人们选择生女儿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家庭往往认为女儿并不具备继承家产的条件,对于女儿的支出或也将更少,且培养成本方面仅是学生时期的学费而已。
那么是否在现如今,情况依旧呢也不尽然。准确来说,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上升,客观层面上,男女同属于社会劳动力,承压力度方面男女的数值其实是相当的。
但回归到男女本质来看,在从事相等事件时,一般情况下,女性付出的要比男性多,且随着女强人文化的不断产生,以女性作为附庸的时代或早已离去。
而传统女性也在此过程中,逐步转变为职场女性,且从实际成就来看,一般的群体之中,女性所提供的社会劳动生产价值,往往高于男性,且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相关事件上,女性往往优于男性,但这并不代表社会将逐步转变为女性主导。
回归到生育问题来看,严格意义上,生男生女的成本在相同家庭条件的情况下,其实是相同的。
但从细节来看,由于培养女性的主体支出,往往在于教育等抽象的方面产生,也就在表象上给到人们生女孩更省钱的假象,但归根结底,这仅是因为同样行为的不同表现而已。
那么又为什么有人说生女孩的行为,会比生儿子更容易使父母焦虑呢是网传还是能够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形成的现象呢
生女孩的担忧从生女孩的角度来看,其实所谓的担忧并不是在于资金方面,也就是说是在情感方面产生的担忧情绪,而不是具有客观依托的实际处境担忧。
而主要担忧的成因,或在于个体的安全问题。但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此类问题有关部门方面也在着手解决,且随着社会文化以及相关道德的教育不断完善后,此类问题的担忧或将消失。
但回归到网传的20年这个时间周期来看,虽然不能保证此方向问题可以完全杜绝,但发生概率或足以减少。
结语虽然说,女性较于男性的确有更多的社会情感问题产生,但这并不代表着人们要放弃生女孩的想法,也不代表社会问题会愈演愈烈。
而从建议这个角度出发,在培养女孩时,不妨增加相关的体能,以及应对办法的培养力度。
从培养结果来看,此培养行为也不仅仅针对社会问题,更主要的核心在于此类型的培养结果,往往会使得女性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产生,且随着女性社会价值的不断上升,对于此前社会问题的减少也将产生一定的成效。
而从根本论,担忧并不能减少问题的产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的核心。
而从发展看,未来20年的发展模式,或并不存在主力以及辅助,人人都是主力,人人都是辅助的结果,或将是未来的整体社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