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供卵助孕中心

发表时间:2023-06-08 09:44:38

国内正规的供卵医院 备孕中梦见一只大公鸡 冲出亚马逊观后感


放下焦虑,提高信心,试管婴儿才能成功

当精子与卵子在试管里相遇,形成一个胚胎时,一个新生命就此诞生。在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每天都上演这令人激动的一幕幕。太多难以孕育的适龄男女,在求子路上走得十分艰辛。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李媛利用“试管婴儿”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帮助上万对不孕不育夫妇完成了夙愿,给许许多多家庭带来了希望。

一门心思钻研技术

李媛出生于医生家庭,受家庭影响,她也学了医。在学习过程中,李媛对生殖医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上世纪90年代初,生殖医学是一个新领域,尽管我国已有治疗不孕不育及试管婴儿的经验和技术,但不够成熟,发展也不快,现成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少之又少,这正好满足了李媛的好奇心。

为了探索生殖领域的新技术,李媛搜集一切能找到的资料文献,只要国外报道中有相关技术的只言片语,她就根据基础理论,立马进行尝试性实验。2001年,她开创未成熟卵体外培养——胚胎移植技术,并成功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临床。2003年,她创造性地将未成熟卵泡穿刺技术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难题的新途径。2005年,她带领团队完成对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技术的研究,并且获得分娩成功,这代表我国的生殖医学研究领域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倾力打造顶级团队

追求技术领先的同时,李媛非常看重团队合作能力。“试管婴儿技术是一个团队项目。我们通过超声介导将卵子从女性卵巢中取出,再将新鲜卵子递进胚胎实验室,实验员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子的质量。与此同时,在男性取精室里,通过小窗口将新鲜精子递进胚胎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将从中选取最有活力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李媛看来,取卵、取精、受精、胚胎移植……要保证每个环节不出差错,需要所有医生有条不紊地配合。

李媛要求团队具备服务意识,让前来就诊的患者感到宾至如归。“来生殖中心看病的患者,多数因为难以怀孕而承担巨大的家庭压力。她们内心的焦灼,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我们的团队更要用平和、温暖的心给她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李媛说,患者放下焦虑,提高信心的时候,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才会更高。因此,治疗过程中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可能是对她们的一种抚慰。

医生应该多些担当

20年来,李媛经手治疗的不孕患者上万例。一次,有位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接受过七八年反复治疗,仍旧没能如愿怀孕。慕名找到李媛后,选择做试管婴儿。经过治疗、促排、取卵和移植,最终促出成熟的受精卵。当得知怀孕那一刻,患者压制不住情绪,在诊室嚎啕大哭。这样的情景,在李媛这里经常发生。“有些已记不清她们的容貌,但她们这种喜极而泣的心情,每次都深深地感染着我。我终于能深切地感受到父亲当初所说,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李媛说,“尽可能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地帮助患者,生殖中心肯定会朝着理想方向发展。”

为了让大家节约时间成本,为大家提供更温馨的就诊环境和更多的就诊和交流机会,我院生殖中心现在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啦,快来识别下列二维码,了解更多特需医疗服务详情~

孕妈妈在整个孕期,都会很担心自己的宝宝会不会不健康,会不会出现畸形的情况。一个朋友,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产假出来胎儿多了一条染色体,后来医生有说到,可能会导致胎儿脑部发育不好。那个时候朋友很是揪心,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虽然不忍心,但是为了对宝宝负责,还是忍痛了。小编当时是很不理解的,万一没有问题呢但是也只是做个围观的群众,只能看看。

最近学到了一些关于导致胎儿畸形的方面的知识,想要分享给准爸爸准妈妈们。研究表明,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致畸的最敏感时期,此时的胚胎及胎儿对毒物的分解代谢和排泄功能很不完善,这就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就要特别小心。

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辐射及污染,城市汽车尾气和噪音,疾病或是病毒感染,滥用药物,营养缺乏,情绪影响,烟酒的影响,年龄因素。


据统计,有20%的畸形儿是遗传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是夫妻双方或一方有遗传学疾病,隐形遗传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时,这就会使胎儿致畸的可能增大。

孕期,孕妈妈过多的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青菜中的农药,化妆品中的重金属都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的哦。所以孕妈妈在孕期要尽量就不要化妆了,也尽量不要在有辐射或是坏境污染的坏境待太久。

孕妈妈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是亢进等疾病时,胎儿也有可能有流产或是畸形的可能,如果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胎儿也会有心脏畸形的可能哦。所以一般医生会建议如果发现有类似这些疾病,应该先治愈或是得到有效控制,在开始怀孕哦。


孕妈妈孕期服用阿司匹林,非那西汀药物治疗感冒,也有可能引起胎儿神经系统,骨骼,肾脏等发生畸形,中药所含的生物碱和化学成分也比较复杂,服用不当也会对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孕妈妈再孕期服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怀孕了,不要过分的依赖药物哦。

孕妈妈营养不良,可能会干扰胚胎生物合成及代谢,引起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都来自孕妈妈,因此孕期中,孕妈妈一定要保证营养从足。

孕妈妈生气或是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加,并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这有可能造成胎儿唇腭裂等畸形。所以孕妈妈在孕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生气或是暴躁。


吸烟或是吸二手烟,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孕妈妈饮酒胎儿的致畸率也是极高的,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或是智力低下的。所以一定要戒烟戒酒,公共场所看见吸烟的,也要离远一些哦。

夫妻双方年龄过高,尤其是高龄夫妻,其精子,卵子的质量下降,染色体容易发生突变,有增加胎儿畸形的分险,所以不要错过最佳的生育年龄。

除了以上这些,也有一些不明确的原因,临床表明有65%的胎儿畸形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所以孕妈妈也不要太担心,放松心情就好。只要孕前做好了准备工作的,孕前提前做好孕前检查,是可以有效降低胎儿畸形的概率的。怀孕后也应该定期做好产检,观察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

文/小雪妈妈

怀孕这件事,对不同的人来讲差别真的挺大的,有的人从来没备过孕,也没有专门去调整身体,随便一下就怀上了,感觉怀孕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是对有的女性来讲,怀孕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又要去医院检查身体,又要听医生话的积极备孕,可是努力了好久肚子还是没有动静,不禁感叹“想要个孩子也太难了!”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影响因素很多,所以怀孕还真的是有的人容易有的人难。

就像我一直从小玩到大的两个闺蜜,备孕经历也是各不相同

闺蜜小玲和小樊结婚年龄差不多,以前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个人还开玩笑称“以后一起备孕、一起怀孕、一起生孩子、孩子一起上学”,可现实是小玲家孩子比小樊家孩子早出生了一年。

小玲也没有特别备孕,夫妻俩顺其自然就有了孩子,而小樊则是提前半年开始备孕,又是吃叶酸又是带着丈夫去检查身体,可是一段时间内就是没怀上。


小樊也在群里吐槽,找我们取经,表示自己都已经那么科学地去准备了,排卵期的日子都算了,早上和晚上也都尝试了,但是孩子就是一直不来,都要发愁死了。

我和小玲都安慰小樊,要孩子这种事情顺其自然点,有时候你越急反而给自己太大压力。正常情况下,一年内都是能怀上的,如果超过一年还没动静,那就去看一看医生,检查下夫妻俩的身体,看看是不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如果身体没什么事,那可能是机会还没有到,心态乐观一点,说不定这心情一放松,孩子自然而然就来了。

努力了两三个月没动静的小玲,心里也是放下了这份执念,好好去上班好好去工作,大半年后就收获的怀孕的喜讯。

那么“怀孕”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成功的呢

学过初中生物知识,我们都知道怀孕是怎么成功的,无非就是男性的“小蝌蚪”,遇到了女性的“卵妹妹”,两个人手牵手变成了“受精卵”,然后继续旅行前往子宫腔内,建立起了一个“家庭”。


每次备孕,其实都有成千上万个“”小蝌蚪,但是幸运的只会是一个,而这个一个也是综合素质最高的,这个“小蝌蚪”,会提前一两天去寻找“卵妹妹”,因为卵妹妹只能活过一天,所以要很有缘分的碰在一起,才能是怀孕成功了。

最佳“受孕”时间是什么时间需要做哪些努力

第一,24到30岁这个黄金生育年龄

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一般都是在这个年龄段之间,因为这个年龄段女性身体素质好、精神状态好、备孕成功的概率也比较高。当然了,尽可能地在打算要孩子之前,夫妻俩去做下身体检查,也算是有备无患。


第二,学会找到“排卵日”

排卵日这天怀孕的几率比较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算排卵日,我给大家说一个公式:

排卵期怀孕的机会非常大,因为女性一个月当中,只有这一次“排卵”机会,所以想要孩子的,一定要抓住这个最佳受孕时机。


有哪些办法能够增加怀孕的几率

其实还就是老生常谈的那些东西,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这是为胎儿以后的健康考虑,多运动多锻炼少熬夜,这是提升身体素质,提供良好的受孕机会,再者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带着焦虑情绪备孕,不要给夫妻彼此太大的压力。

最后就是注意同房的“频率”,并不是次数越多几率就越大,还是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怀孕的机会才会更大。

我是小雪妈妈,一名90后宝妈,关注我,每天分享科学孕产育儿知识!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分析

正常情况下,95%的断奶母猪会在断奶4-6天后发情,造成母猪断奶后不发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会导致卵巢无法发育和排卵,持久黄体母猪会分泌孕酮抑制FSH的产生,造成卵泡不能生长发育。

2母猪体况

母猪体况偏肥会影响卵泡的发育,导致无法排卵;体况偏瘦特别是哺乳期体损失过多会使母猪体况较差,营养跟不上。

3哺乳期发情

由于在哺乳期带子较少或者没带子,会导致母猪发情。需要隔一个情期才会在发情。

4缺乏光照和运动

如果光照不足或运动较少,会使得母猪正常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不发情。

5缺乏营养和饲料霉变

由于饲料日粮搭配不合理,导致VE,VD,钙、磷等矿物质缺乏或者比例不平衡。

6母猪老龄化

由于母猪老龄化,机体功能下降,生殖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乏情。

7疾病因素

比如母猪产后三联症(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无乳综合症),及繁殖障碍性疾病(蓝耳、圆环、伪狂犬、乙脑等)在母猪子宫及卵巢等部位产生炎症反应。

8管理不到位

卫生条件差、舍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等因素

9发情检查不到位

发情检查操作不正确,发情刺激不到位,使母猪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情刺激。

十大催情方法

如果母猪阴户流出白色或黄色的粘稠状分泌物,这只母猪有炎症,那么单纯靠打针消炎很难解决,可以配合活血化瘀和消炎药物,如益母生化散等。实在不行的话可以清宫,用当归/益母草/淫羊藿注射液+青霉素链霉素,或直接的专业清宫药物给母猪冲洗子宫。不过此操作对母猪子宫损伤较大,需谨慎操作。

如果母猪采食、精神等一切正常,但就是不发情,大家可以用以下十种方法尝试催情。

1换圈催情法

不定期的将不发情后备母猪换到另一个圈舍饲养,可以利用饲养环境改变带来的新鲜刺激促进母猪应激发情。

2饥饿催情法

每两周左右进行两天的供水停食完全饥饿,在第三天的第一顿饲喂要多添加饲料,添加饲料使母猪吃不完为止,到第二顿正常添加饲喂。

3混群并栏法

把后备母猪进行分圈合栏,或者把断奶母猪和不发情的后备猪进行混养,通过混群刺激,打架调圈应激打乱猪体激素分泌平衡,激活静止的母猪卵巢,从而起到刺激发情的作用。

4精液/尿液促情法

取失效的公猪精液,喷洒到母猪的口鼻部位,利用自然生理激素来刺激母猪发情。

或取已经发情的母猪尿液,喷洒到不发情母猪的圈舍内,也可以利用生理激素和气味来刺激母猪发情。

5运动催情法

运动对于增强母猪内分泌腺的机能,保持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每两周或三周左右把后备母猪放牧,放青。到运动场进行运动2-4小时。

6公猪诱情法

母猪对公猪的求偶声、气味、鼻吻及爬跨很敏感,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及外激素的刺激可以使母猪大量分泌雌激素。每天使用用泡沫丰富性欲旺盛老公猪对圈舍内母猪猪进行诱情。一天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诱情进行5分钟左右,促进发情,效果明显。

7光照刺激法

每天对后备母猪增加光照在13小时以上强度200-300LX。

8颠簸刺激法

最后剩余少量、大体重的后备母猪用清洗消毒后的拉猪车在山土路上来回运输颠簸5-8公里路程应激。可以有效促进母猪发情。

9中药催情法

催情多以活血化瘀,生血补血的中药为主。比如市面上催情散中的淫羊藿,阳起石类,比如黄酒红糖催情法等。都是利用了这一原则。

10激素催情法

常使用乙烯雌二醇、孕马血清、促卵泡激素等;前列烯醇可治疗因持久黄体存在的不发情。不提倡使用本方法,只作为最后的催情手段。

如果您的母猪还是不发情,那么您真的可以考虑淘汰了。


■廖木兴/图

这个月,小黄一向规律的“大姨妈”延期了2天,她迫不及待地用早孕试纸检测,试纸上的“两条杠”让她欣喜若狂。可是,2周后去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她,她不但没有怀孩子,还需要马上动手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付霞霏指出,早孕试纸检测的是尿液中存在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只要尿液中HCG水平升高,试纸上就会显示出“两条杠”。正常怀孕,女性尿液中hCG水平无疑会升高,但一些非正常妊娠也会导致hCG水平升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


什么是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月经是让不少女性苦恼的一件事,一方面不太想要它上门,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来月经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存在什么问题,可谓是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而月经不调是非常常见的问题,那么月经不调怎么办才好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月经不调的原因吧。

一、月经不调的原因

月经不调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先明确自己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对症处理,这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

1.月经不调常见于身体比较弱的女性身上,平时总是气血不足,这部分人群很可能存在气血瘀滞的情况,月经大多表现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等。

2.月经不调常见于黄体功能不足的女性,如果女性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做个针对性的检查,特别是黄体功能会影响到后期的怀孕情况,一定要排除,有问题也要及时处理。

3.月经不调常见于内分泌失调,部分女性存在压力大、熬夜多、情绪紧张、部分病理性原因,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就有可能影响到后期的子宫内膜脱落情况,导致月经不调。

4.也有的女性在人流术后出现月经不调,可能是过度刮宫导致子宫内膜过薄引起的,也不排除是内分泌紊乱哦。

二、月经不调怎么办

1.月经不调时,最好先去医院做个针对性的检查,首先是性激素六项以及B超检查,其次,查下黄体功能以及卵巢功能,看看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对症处理。

2.月经不调时,可以考虑中医调理,尽量去一家正规的中医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中医调理月经大多需要长期治疗,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3.月经不调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过度,禁止体力劳动,早睡早睡,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月经不调时,要注意饮食问题。尽量不吃生冷刺激油腻等重口味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这些常吃可以增强个人免疫力。温补的食物也应该多补充,可以多吃枸杞、红枣、山药等等。


5.月经不调时要注意情绪调节,尽量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负担,放松自我。


月经不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只要找到病因大多可以缓解,这点不用担心,平时做好心理工作,多休息,少吃生冷食品。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mole)和绒毛膜癌(choriocarclnoma)。葡萄胎组织侵蚀到子宫肌层或转移到子宫以外的组织器官时称为侵蚀性葡萄胎,发生率为0.94%,绒毛膜癌的发生率为0.41%。在所有的GTN中,继发于葡萄胎的占60%,继发于流产的占30%,余10%继发于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一般认为,在葡萄胎治疗后半年以内发生的多为侵蚀性葡萄胎,一年以上者多数为绒毛膜癌,半年至一年者,绒毛膜癌和侵蚀性葡萄胎均有可能,但一般来说时间间隔越长,绒毛膜癌可能性越大,最长有在末次妊娠22年后发病的报告。继发于流产、足月妊娠、异位妊娠后者组织学诊断则应为绒毛膜癌。侵蚀性葡萄胎恶性程度一般不高,大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预后较好。绒毛膜癌恶性程度极高并可能较早发生转移。

(一)病理改变

1.侵蚀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葡萄胎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葡萄胎组织不再仅局限于子宫腔内,病灶可以侵蚀穿透子宫肌层和浆膜层向盆腔内扩散或侵入阔韧带内。大体检查可见子宫肌壁内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状组织,宫腔内可有原发病灶或原发病灶完全消失。毗邻子宫表面的水泡显示为浆膜层下的紫蓝色结节。

2.绒毛膜癌绝大多数绒毛膜癌原发于子宫体,但也有极少数可原发于输卵管、宫颈、阔韧带等部位。肿瘤常位于子宫肌层内,也可突向宫腔或穿破浆膜并在盆腔或远处转移;原发病灶单个或多个,大小在0.5~5crn,无固定形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质地软而脆,海绵样,暗红色,伴出血坏死。镜下检查病灶内无绒毛结构或绒毛痕迹,可见明显异型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成片状高度增生,排列紊乱,并广泛侵入子宫肌层并破坏血管,造成出血坏死。

(二)临床诊断

葡萄胎排出后8周,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不断,子宫复旧不佳,增大而柔软或具有阴道转移结节或咯血等症状;hCG水平持续上升或降而复升,即可确诊葡萄胎恶变。

1.无转移滋养细胞肿瘤大多数继发于葡萄胎后,仅少数继发于流产或足月产后。临床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子宫增大等为主要表现。

阴道流血多发生于葡萄胎排出、流产或足月产后的持续、不规则阴道流血,也可为一段时间的正常月经后再停经、阴道流血;病灶穿破肌壁和浆膜层时可引起腹痛和腹腔内出血,腹痛也可于盆腔感染、黄素化囊肿破裂引起。由于hCG及雌、孕激素的作用,患者可出现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外阴、阴道、宫颈着色、生殖道质地变软等假孕表现。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性增大,卵巢黄素囊肿持续存在,或缩小后又重新增大。

2.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大多为绒毛膜癌,尤其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除上述局部表现外,其主要的表现主要由经血行转移灶引起,或可能原发灶症状消失而仅表现为转移灶症状。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80%),其次是阴道(30%)、盆腔(20%)、肝脏(10%)和脑部(10%)等。

早期肺转移多无临床表现。典型的肺转移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胸痛、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因肺动脉滋养细胞瘤栓形成造成急性肺梗塞、肺出血,出现肺动脉高压和急性肺功能衰竭及右心衰竭等;阴道转移灶常表现为阴道前壁或穹隆部的紫蓝色结节,破溃时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大出血;肝转移时可发现上腹部包块,病人出现肝区疼痛、黄疸或肝包膜破裂、腹腔内出血;脑转移时临床表现多较明显,症状多样,如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暂时性失语、失明等,随病情进展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出现头痛、喷射样呕吐、偏瘫、抽搐直至昏迷、脑疝等。其他转移部位包括脾、肾、膀胱、消化道、骨骼等,其症状视转移部位而异。

血清hCG测定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足月产、流产和异位妊娠后hCG多在4周左右转为阴性,>4周血清hCG仍持续高水平,或一度下降后又上升,在除外妊娠物残留或再次妊娠后,应考虑滋养细胞肿瘤。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制定的标准,凡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任何一项且排除妊娠物残留或妊娠即可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①hCG测定4次(第1、7、14、21日)呈高值平台状态(±10%);②hCG测定3次(第1、7、14日)持续升高(10%);③hCG水平持续异常≥6个月。

根据滋养细胞肿瘤的病变范围,FIGO将其分为Ⅰ(病变局限于子宫)、Ⅱ(病变范围超过子宫但限于附件、阴道、阔韧带)、Ⅲ(出现肺转移,可有或无生殖道病变)和Ⅳ期(出现任何其他部位的转移)。

发现独特病毒DNA分布

10月4日,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说,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构。

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收集了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对孕妇少量游离DNA进行测序以检测染色体异常的一种技术。采用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测序对象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除汉族外还覆盖了36个少数民族。研究实现了多种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构建了包含约900万个多态性位点的中国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CMDB),其中包括约20万个新发现的多态性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研究还发现了中国人基因组中独特的病毒DNA分布。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称,甘肃省和青海省的汉族人群体中所含有的欧洲人成分明显高于其它省份。而这个地区在中国古代恰巧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是中西方人群汇聚的地方,很可能由此导致该地区汉族人有较高的欧洲血统。

研究发现,一个叫NRG1的基因变异情况与孕妇生双胞胎的概率有关。此外,有一个基因的变异与孕妇血液中疱疹病毒6型浓度高有关,后者是导致婴儿出现“蔷薇疹”的常见原因。

10日,关于此次科研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将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召开,届时会正式发布这一科研成果的细节内容。

填补中国人基因组学研究空白

众所周知,基因是生命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已经发起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计划并取得初步成果,中国也已在精准医学规划中启动部分项目。

该研究文章通讯作者、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表示,上述研究成果填补了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众多空白,揭示了一系列中国人群特有的遗传特征,有助于推动中国精准医学事业的发展,加速基因科技在出生缺陷、癌症、感染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这是顶级国际学术期刊第一次认同,其刊物上文章所使用的数据仅需保存于深圳国家基因库,而无需向海外数据库进行备份。央广网称,这意味着国际学术期刊对中国资源保护法规政策的充分尊重与认同,也代表中国已经完全有能力与实力管理与保护中国重要的遗传资源,对于中国的基因数据自主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徐迅说,尽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低通量测序,但测序对象基数大,因此上述数据仍有助于对中国人口基因结构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教授拉斯穆斯·尼尔森说,能获得这么大的样本量,找出基因变异与人类特征间的关联,这很了不起。(完)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莉跟丈夫结婚已经7年了,虽然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但夫妻俩的关系一直很好,只是婆媳关系有些疏离。婆婆比较传统,还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小莉第一胎生的是女儿,婆婆不怎么高兴,没等小莉出月子就回老家去了。

后来二胎政策出台,婆婆高兴坏了,连忙打电话过来给小莉,催促夫妻俩赶紧要二胎,一开始只是侧面提几句“哪家又生了孩子,还是个男娃”,后来就直接说“我等着抱孙子呢”。直到小莉终于怀孕了,全家人又紧张又激动。


​二胎如婆婆所愿,是个儿子子,婆婆知道消息后也喜上眉梢,一直念叨着给宝宝取什么样的名字;可一等到发现宝宝头上有2个旋的时候,婆婆却拉下脸来,直接说“是儿子有什么用,命不好也是白搭”。

小莉觉得很委屈,婆婆一直期待自己给生个男宝宝,为此没怎么给过好脸色;虽然自己觉得生男生女无所谓,只要健康就好,但家里已经有一个闺女,还是想要个男宝宝的。不料生出儿子非但没得到婆婆的笑容,反倒遭了冷眼,只是因为孩子头上有2个旋。


为什么老人认为有“2个旋”等于“命不好”

1、迷信心理

虽然现在凡事都讲究科学依据,对很多封建迷信思想也纷纷开始摒弃,但还是有个别老一辈的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头上有2个旋就是不好的。现在年轻人已经不信这些说法了,这种落后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思想也终将被淘汰。


​2、思想落后

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每一天接触到的信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年轻人可以消化大量的新消息,但老人却未必能。类似“头上2个旋等于命不好”的老旧说法被摒弃后,一些老人可能还不知道这种观念是错的,所以依旧坚持着;作为子女,年轻人可以在这种时候做好开导。


​孩子头上为什么会有“旋”

1、头发生长方向

宝宝头发的生长方向不一定相同,有的头发是顺时针生长,有的是逆时针生长,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2、“旋”多是因为头发生长中心多

发旋生长的数量、位置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更无法人为控制。有的孩子只有一个头发生长中心,有的有2个甚至3、4个;有的人发旋偏左,有的人发旋偏右,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所以头上有没有旋、有几个旋,都跟智力、性格、命运没有关系,如果老一辈人只是单纯听信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迷信说法,才是真的寒了亲人的心,让自己的家人感到心酸。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小歆妈妈,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大象新闻

2023急找代孕(哪家中心代生孩子(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物体一般可以被分成三大类:气体、固体、液体;液体包括:水、油、酒精等等。看似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液体,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吗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过一种液体吗


实验认知:

杯子、试管、试管座、甘油、食用油、盐、色素、滴管


实验器材:

实验一:油水分层


实验第一步:

让我们先往甘油内倒入一半红色色素


实验第二步:

快速摇晃瓶子,使甘油与色素混合


实验第三步:

倒入试管中


实验第四步:

接着往杯内倒入一半蓝色色素


实验第五步:

往杯内注水,与蓝色素混合搅拌


实验第六步:

再用滴管向试管内注入蓝色色素


实验第七步:

注意滴管口紧贴试管壁,缓缓注入


实验第八步:

最后倒入食用油


实验第九步:

水油分离成功啦


实验第十步:

试验二:盐水分层


实验第十一步:

先将两包盐全部倒入杯中


实验第十二步:

倒入水,水面与杯口齐平


实验第十三步:

快速搅拌至杯内食盐充分溶解


实验第十四步:

成为盐饱和溶液


实验第十五步:

接着从盐饱和溶液中取三分之一至第二杯中


实验第十六步:

注:第二杯溶液为第一杯的一半


实验第十七步:

再向第二杯溶液注水,液面与第一杯齐平,制成50%饱和溶液


实验第十八步:

第三杯注入纯水


实验第十九步:

分别倒入色素,颜色顺序为红色、黄色、蓝色


实验第二十步:

缓缓将饱和溶液注入试管


实验第二十一步:

再将50%饱和盐溶液紧贴试管壁,慢慢注入


实验第二十二步:

最后注入水,紧贴管壁,慢慢注入


实验第二十三步:

观察下,密度最大的盐饱和溶液放在最下层


实验第二十四步:

盐50%饱和溶液在中间层


实验第二十五步:

纯水密度最小,排在最上层


实验第二十六步:

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大的液体会沉在下面,密度小的液体会浮在上面,液体之间就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制作出了漂亮的彩虹塔。


实验原理:

大气分层(atmosphericsubdivision)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按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合状况,可把大气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按大气电离状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按大气的光化反应,可分为臭氧层。按大气运动受地磁场控制情况,可以分有磁层。


实验拓展:

女性最大的焦虑是什么

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年龄。而最大的焦虑通常出现在28~30岁左右,因为衰老,因为……生育。

从小到大,每个女孩都听过「女性生育要抓紧呀,过了一定年龄就生不出来了」的规训,媒体也在不断渲染「女人的最佳生育期只有黄金X年」。


尽管如此,国内外似乎都出现了「女性晚育」的趋势,女性首次生育年龄在不断攀升。从1990~2017年,我国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就从23.4岁提高到了26.8岁,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保持。

大城市的这一趋势更是明显。比如2020年,上海户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已经到了30.3岁。

是女性忽略了最佳生育年龄吗

医学上的确存在最佳生育年龄

首先要承认的是,在医学上,「最佳生育年龄」是客观存在的。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25~34岁,无论是母亲自身的孕产并发症,还是胎儿的异常或不良预后,都处在风险最低的时段。因此,35岁也被界定为「高龄产妇」与「普通产妇」的分界线。

以胎儿染色体异常为例,在母亲35岁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涨幅逐渐增大。


再来看关于孕产并发症的风险。

2009年,有研究者对全美700多万住院人口统计,列出了不同年龄段与孕产妇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下图是每种并发症在1000人中发病的人数:


我们把每种并发症的数据叠加一下,就会得到下面这样一段U型曲线,25~34岁确实处于风险最低的时段。

乍一看,超过35岁的生育,似乎充满了各种孕产并发症的风险。


单位:每千人

但如果我们站远一点看,将纵坐标放大到1000人的单位时,就会发现,就孕产并发症而言,35岁并不是一个陡峭的拐点;对个体而言,实际影响也没有舆论渲染得那么夸张。


单位:每千人

即使过了35岁这条线,怀孕后最终安全生下宝宝的,依旧是大多数。

不过,作为「高龄产妇」,为了让风险尽可能低,在临床上自然会有一些特殊待遇:不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血糖,医生也会建议合理利用无创DNA、羊水穿刺等检测手段,减少生下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可能性。

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无论是亲友还是医生,也都习惯性地一次次劝说女性:早点生孩子,母亲和孩子健康的几率都会更高。

这种劝说并非没有道理,但却有些失衡了——人群上的失衡,和决策上的失衡。

不平衡的劝说

其实,无论是男是女,年龄大都会增加生殖细胞里的突变。也就是说,男性也是存在「最佳生育年龄」的,一般界定为27~35岁。

而且,到了40~45岁之后,男性的生育能力也会有更为明显的下降,不仅使伴侣的受孕时间延长,胎儿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产等不良结局几率也会有所上升。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平均婚育年龄虽然在推迟,但童婚早育状况也在恶化。

2020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发现,2000年起,我国15~19岁女性的早婚早育率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2016年,15~19岁的女性生育率达到0.9%,甚至超过了40~44岁女性的生育率。同样的,相比高龄的生育风险,早育的风险却很少被提到——

过早生育有较高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产道裂伤等风险。20岁的产妇,其胎儿或婴儿预后严重不良的风险是4%,高于25岁和30岁时的风险。

总的来说,19岁生育的综合风险要高过35岁,而14岁生育的综合风险,甚至超过了40岁。

对于这些不满20岁的早婚早育女性来说,她们不仅面临更高的医学风险,而且很可能缺乏计划生育的知识和决策权,也少有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

这些女性和她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未来发展,也可能受到了早婚早育的负面影响。

年龄不是生育的唯一砝码

对于我们每个需要参与社会生活的人来说,生孩子,从来不只是一件医学上的事。

医学能够评估的,只是生育前后的短期健康状况,然而,无论是对女性、对孩子、对家庭,生育都是一件会带来长期影响的事情,不是用年龄就可以简单界定的。

比如,不少社会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母亲先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再生育,可能对母亲和孩子都更有利。

甚至对女性来说,成为母亲意味着要面临「母职惩罚」(MotherhoodPenalty)。这一「惩罚」反应在经济收入上,就是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收入差异,以及母亲与非母亲之间的收入差异,一大部分是因为成为母亲的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生育和照料劳动。

比如有研究者跟踪了26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发现母亲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比非母亲低1.6%。

此外,「母职惩罚」在这几年来不升反降,在1989年,每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导致女性工资降低9%左右,到了2015年,每多生一个孩子会导致女性工资降低13%左右。

这可能是因为从前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孩子年幼时的生理性抚育负担,现在,教育等社会性抚育负担也在逐渐加重。

而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在生育时机的抉择上,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自己能力足够强时再去考虑婚育。

生育决定,需要权衡生理和生活

当我们在讨论「最佳生育年龄」时,要记住,这个最佳,只是一个统计学上「最漂亮的数字」。

统计数字是一个很有用的参考。然而,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有些独特的「数据」只有自己知道——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身体状况、家族健康史如何

你追求或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吗

你生活里可以称为「支柱」的存在有多少

如果要抚育孩子,你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又能得到哪些帮助

这些,都是在医学数据无法告诉你的事,但却是会深刻影响你生育后人生的事。

说真的,生孩子这件事的确是一场冒险,我们期待着编织一张无比缜密的网,把所有不确定因素隔绝在外,稳稳地接住这个即将来临的小生命。然而,人生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很难说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万无一失。

当个人价值、事业发展、家庭关系、生命延续……种种复杂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希望每个女性,每个家庭,都能经过衡量和准备做出最适合的选择,而不是在外界焦虑的裹挟下,因为所谓的「倒计时」而妥协。

年龄不是生育的唯一砝码,更不应该成为所有女性的枷锁。

本文合作专家

游识猷

遗传学,心理学,生物技术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chinanews.(2021).上海女性平均初育年龄30.29岁发展公共托育助女性平衡家庭与事业-中新网.Retrievedfrom

[2]田吉顺,几岁生孩子最好答案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2019).丁香妈妈

[3]统筹人口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一.(2018,September18).Retrievedfrom

[4]申超.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J].社会杂志,2020,40(6):186-218.

[5](美)艾米丽·奥斯特(EmilyOster)著.怀孕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05.

[6]Cavazos-RehgPA,KraussMJ,SpitznagelEL,;19(6):1202-1211.doi:10.1007/s1-7

[7]Schummers,L.,Hutcheon,,Hacker,,VanderWeele,,Williams,,McElrath,,Hernandez-Diaz,S.(2018).Absoluterisksofobstetricoutcomesrisksbymaternalageatfirstbirth:(Cambridge,Mass.),29(3),379.doi:10.1097/

[8]Luo,D.,Yan,X.,Xu,R.,Zhang,J.,Shi,X.,Ma,J.,Song,Y.,Patton,,(2020).Chinesetrsinadolescentmarriageandfertilitybetween1990and2015:,8(7),(20)30130-3.

[9]MikkoMyrskylä,AndrewFenelon;MaternalAgeandOffspringAdultHealth:;49(4):1231–1257.doi:

[10]Guedes,M.,Canavarro,(2015).PERSONALCOMPETENCIES,SOCIALRESOURCES,ANDPSYCHOSOCIALAD,36(5),506–521.

[11]ForaboscoA,PercesepeA,:;17(7):897-903.doi:10.1038/:19156167;PMCID:PMC2986487.

[12]MoorthieS,BlencoweH,DarlisonMW,GibbonsS,LawnJE,MastroiacovoP,MorrisJK,ModellB;:;9(4):377-386.doi:10.1007/:28948513;PMCID:PMC6167258.

策划:Deanna|监制:Feidi

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充满了喜庆,充满了欢乐,可是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害怕过年呢

过年意味着年龄又长了一岁,对小孩子来讲是长大了一岁,对中年人来讲是又老了一岁。暂不说年龄,每每年底,回想起过去的一年,总是有壮志未筹的感觉,短暂的调整之后将要创新杀入生活的红海,不敢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潇洒或无奈,只是没有退路。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的汽车倒车的时候,刹车失灵了,还能清清楚楚记得前进的档位一切都好,但是倒车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刹不住车了,最后惊醒。刚才查了一下周公解梦,权当娱乐。


其实不用看周公解梦,我自己就会解梦,倒车刹车失灵,意味着人生没有退路,一旦后退就会控制不住节凑,所以只能前行,无论前面是刀山火海或是春暖花开都必须前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很多中年人来讲过年就是过关,各种应酬,各种总结,各种思考,由不得你自己,对父母,对家人,对自己亏欠太多了,如不是过年还真没有时间思考,但是思考后呢成绩属于过去,困难依然是困难,问题依然是问题,无论再伤痕累累,还是只能努力前行。


很多人说人生如戏,这个太文艺了,其实人生如战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只能奋力而战,即使想投降也不知道向谁投降。

在人生的战场上所谓的胜利和失败,只有自己明白,在这短暂的休战期间,更想远方的父母和家人,最希望的就是他们都健康幸福。

突然感觉自己好孤独,啥都不说了,回家过年!

前言: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午刻(中午),北京紫禁城内突然狂风大作,随后文武百官和皇宫内的侍卫、太监、宫女看见一个异象:“空中云端若有人骑龙上升者”。骑龙上天,说明人间的真龙天子归了天庭,也就是当朝皇帝朱祐樘驾崩了。

朱祐樘是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更是后世公认的明君。尤为难得的是,这位皇帝的后宫之中,一直只有一位皇后,连一个多余的妃子都没有。按照养生专家的理论,清心寡欲的人该长寿才是,为什么朱祐樘年仅36岁就不幸驾崩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明孝宗朱祐樘剧照

诡异而神速的驾崩过程

朱祐樘,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纪氏。明宪宗和万贵妃的爱情故事尽人皆知,不过说朱祐樘险些被万贵妃所害,多少有些离谱。朱祐樘出生之时,其兄悼恭皇太子朱祐极还活的好好着呢,万贵妃闲的没事找他的麻烦干嘛

闲话不多说,悼恭皇太子去世之后,朱祐樘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被册立为新一任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鸿胪寺卿张峦的女儿张氏被册为皇太子妃。当年八月宪宗驾崩,18岁的皇太子朱祐樘继位,皇太子妃张氏则被册为皇后。

朱祐樘在位期间被称为“弘治中兴”,后世明神宗万历年间内阁首辅朱国桢,对这位先帝有过这样的吹捧:“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但是这一切在弘治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初七日,这短短的八天时间内戛然而止。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朱祐樘在四月二十九日那天“不豫”,没有上朝。提到明朝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和明神宗万历皇帝。实际上此前的大明皇帝还算勤奋,比如朱祐樘的父皇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二十四年,“未尝一日不视朝”。当年景泰帝朱祁钰连续三天没有上朝,立刻引发朝野人心惶惶,最终导致了“夺门之变”的发生。


紫禁城左顺门

因此到了第二天五月初一日朱祐樘依然“不视朝”之后,以礼部尚书张昇为首的大臣们纷纷来左顺门具本问安。左顺门我们之前解释过了,是明代中前期京官上本、接本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和内廷的信息交换点。此时朱祐樘对自己的病情还很有信心,让官员们安心办事,自己过两天就可以重新打卡上班。

然而自五月初二日至初五日连续四天,皇帝陛下仍然没有视朝。五月初六日清晨,司礼监太监戴义匆匆出宫,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紧急入宫见驾。等三人脚高步低、心急火燎赶到乾清宫东暖阁之时,看见皇帝陛下燕服坐在龙床御榻之上,已经到了“大渐”的时刻。大渐,就是指皇帝病危。


紫禁城乾清宫

所谓的燕服,就是皇帝日常闲居时穿的便服。这里透露了一个症状,朱祐樘需要服侍的太监将布沾湿帮他擦拭舌头后,才能向三大臣口授遗诏。皇帝陛下强撑精神,反复告诫刘健等三人要好好辅导太子朱厚照。换句话说,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就是孝宗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

五月初七日,朱祐樘召见皇太子朱厚照,将祖宗江山郑重交到了儿子手中:“朕不豫,皇帝与东宫做”。当天朱祐樘驾崩,当年六月谥曰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当年十月葬于天寿山十三陵中的泰陵。

病入膏肓还是庸医误诊

今天我们看养生节目时,节目组往往会请出一位仙风道骨般的老者,一般祖上都是宫中的太医,手中掌握着某某秘方。然而所谓的御医,或者说太医,在古代一般都被老百姓认为是废物点心般的存在:

朱祐樘的病本来并不重,不过是在祷雨斋戒时偶感风寒而已,于是就让司设监太监张瑜去太医院商量如何用药。当时太医院坐堂的是院判刘文泰和御医高廷和,二人压根就没有进宫为孝宗诊脉,只是根据张瑜的描述就开了药方。


本草品汇精要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张瑜是《本草品汇精要》的编修总裁官。而《本草品汇精要》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修药物学著作,由刘文泰率领太医院共49名太医,在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删繁补缺而成。

换句话说,张瑜对医药很精通,刘文泰肯定也不是庸医,然而症状并不严重的孝宗吃了药却不见好转。此后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人又先后为皇帝开药。问题是刘文泰深得皇后张氏的信任,而张皇后在孝宗心中的地位之高人所周知,谁又敢去推翻刘文泰最初的判断呢

现在问题来了,皇帝驾崩,太医院要不要担责谁来负主要责任英国公张懋,给事中王宸、薛金,御史陈世良等人首先对刘文泰、张瑜发动了猛烈的弹劾,认为他“上误人主”,罪在不赦,应该以大不敬的罪名公开斩首示众。此时朱厚照都尚未来得及即位,只能以皇太子令旨的名义将刘文泰、张瑜等人送都察院定罪。

由于事关重大,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会同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等人,对一干人犯进行了当面审问。根据口供,张瑜此前奉旨修理药料之时,就和刘文泰勾搭成奸,通过以次充好来贪污官钱。张瑜拿到好处以后,才在纂修《本草品汇精要》之时推荐刘文泰、高廷和担任编修官。


明武宗朱厚照画像

先帝患病,张瑜之所以推荐刘文泰、高廷和用药,就是希望再一次出风头。现在先帝宾天,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三人应该按照“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之罪斩首。而施钦、方叔和、徐昊“药不对证”,也应该问罪。此外右通政王玉、院使李宗周、院判张伦、钱钝、王槃等人明知药方有问题,却“隐忍不举”,同样罪责难逃。

此时皇太子朱厚照已经即位登基,这位新天子很快做出圣裁:

我们要注意一点,在最初英国公张懋的弹劾之中,给张瑜、刘文泰安的罪名是“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而最终二人的罪名却变成了“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前者是大不敬,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


大学士李东阳画像

当年九月,户科给事中刘茝愤而上奏,表示孝宗皇帝为张瑜、刘文泰等人所误,陛下竟然容其奏辩而不亟诛以慰先帝之灵。十二月,礼科都给事中周玺上奏指出今年冬天温暖如春,地震星变,天象示警,完全是“张瑜等元恶尚留”的缘故。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八月,南京给事中徐暹上奏,指出今年以来灾异非常,像张瑜、刘文泰、高廷和这些人应该“即加显戮”。而南京十三道御史李熙也认为应该“速正太监张瑜等之罪”,这样才能“速天讨以彰至孝”。然而任凭言官们吵翻了天,张瑜、刘文泰还是稳如泰山,最终竟然混了个“免死遣戍”。

据路边社八卦消息,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和刘文泰交好,故而暗中干预司法,为害死孝宗皇帝的罪魁祸首脱罪。


明宪宗朱见深画像

结语:明孝宗之死,不是明代御医第一次误诊,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早在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之时,礼科给事中韩重就曾经对以施钦、刘文泰等太医院太医发起弹劾。认为先帝之所以会驾崩,就是因为太医误诊。

换句话说,朱见深、朱祐樘父子之死,都和刘文泰有关。而刘文泰又和内阁关系匪浅,两位大学士拼了命也要保他。我们联想一下后世明武宗、明熹宗落个水即宣告不治。明世宗住在西苑宁愿自己吃金丹,也不用太医院的药方。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专家表示,影响卵子质量的因素一般包括内在与外部两个方面。

影响卵子质量的内在因素:

第一是卵核中携带的染色体。卵子如果有染色体的问题,会导致卵子发育欠佳,或者即便形成了受精卵,由于胚胎携带了异常的染色体也会导致着床失败或者是在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流产及胎儿出生缺陷等;

第二是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线粒体就像卵子的发动机。高龄女性的受精卵通常在精卵结合的第3~4天就停止分裂,大多是由于线粒体能量不足所导致。有研究证明线粒体能量缺乏显著降低了卵子的胞质成熟度,从而使卵子质量下降。

影响卵子质量的外部因素:

1、女性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器官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卵巢功能也是如此。女性年龄越大,卵子质量越差,一般超过35岁,卵子质量较前明显下降;

2、卵巢功能。卵巢功能包括分泌激素和产生各级卵泡的功能,其中卵母细胞和周围的卵丘细胞、壁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3、促排卵方案。在促排卵用药过程中,为获得优质的卵子和胚胎以及更好的子宫种植环境,制定合适的促排方案、掌握促排卵药物的剂量以及用药时间均非常重要;

4、基础疾病。如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机体出现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卵子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复杂的炎性疾病,可能导致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卵巢功能改变,导致卵泡发育异常;

5、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内分泌调节能力,引起卵巢功能受损,导致卵子发育不良;

6、遗传因素。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导致卵巢功能早衰或无法产生成熟的卵子。

准妈妈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

1、尽量在适龄期生育,建议35岁前完成生育,避免高龄生育;

2、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重/增重以达到正常BMI(18-24kg/㎡);

3、避免接触可能影响卵子质量的不良环境因素,如化学制剂、重金属、高辐射等环境;

4、尽早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个体化的相关诊疗。

都说“10个孕妇9个孕酮低”,这种现象现如今已经让准妈妈们见怪不怪了。但是呢,虽然孕妈们大体上放了心,仍然会有一些忧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孕酮低,已经成为孕初期的普遍现象,通常情况下,孕妈会随着孕周的增加,孕酮一点点增加至正常水平,但是,有一小部分孕妈就很危险了,他们的孕酮会持续呈下降状态,最后不得不流产。


孕酮低虽然不等同于先兆流产,但是,孕酮低就有先兆流产的风险。所以,在检查出孕酮低后,绝大多数孕妈都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保胎药。那么,什么是孕酮呢


其实,孕酮说到底就是一种孕激素。这个孕激素可以促使子宫内膜达到正常厚度,从而帮助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为胎儿的发育提供保障。说到这里,孕妈们就能了解了,孕酮确实与胎儿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孕前期,准妈妈的孕酮值确实很低,并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就需要严格的保胎了,保胎的时候会服用相关的药物,并且要卧床休息。


人们常说孕前三个月是最危险的三个月,孕酮值也占了很大的因素。因为在孕前三个月,胎儿的发育依靠孕酮,但是在孕12周后,胎儿的发育就不再依靠孕酮了,这时候胎盘渐渐成熟,从此以后,胎儿的养分都由胎盘提供。


最后给大家附上孕酮值的参考范围。




✎优妈说

父母、学校对孩子性教育的缺失,让孩子缺乏最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

1

今天看到一则让人无比揪心的新闻。

春节刚刚过,一个27岁的未婚女孩,走进了医院的妇产科,她是来流产的,而她是这里的“常客”。

她从21岁开始走进医院的流产手术室,6年期间,流产17次。

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女孩每次来,都要最贵最好的人流手术,可是再好再贵,都弥补不了身体的伤害。

医生发现,女孩子宫内膜严重缺失,内膜薄得就像一层纸,宫腔内伤痕累累。建议她不要再流产,留下这个孩子。因为她以后可能很难怀孕了。

可女孩不以为然,说她没有结婚的准备,也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坚持要流产。

于是,医生给她做了第17次人流。


而这样的新闻已经不足为奇!

一女大学生,与男友同居2年,做了8次人流。


女孩每次都是一脸泪,儿子也总是诅咒发誓绝无下次。

可是泪水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怀孕,最后,她终于不用再进手术室了,因为她已经不能再生育。

还有的女孩,走进手术室的时候,只有14岁。

14岁,身体发育还不健全,她怎知道,这样的手术会给她的身体带来怎样的伤痛。

很多女孩误以为,人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万一怀孕了流产就是了。


截图来自电影《同桌的你》

随处可见的人流广告,也大肆宣扬“仅用3分钟、安全不痛、一身轻松”。

让很多懵懵懂懂的女孩,心存侥幸。

可是手术过程不痛,不代表它就不会给身体、子宫带来伤害。

2

美国一位医生AnthonyLevatino,从1980年开始做人流手术,5年时间他做了1200例手术,最终无法忍受,决定停手,还在网上通过一系列短片揭示了堕胎手术残酷的真相。

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被认为是对身体损害最小的堕胎方法,孕妇只需吃下两种药片,就可以让婴儿在体内死亡,并排出体外。


即使是这种伤害最小的流产方式,也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腹痛、头痛、呕吐等,而且会大量出血,平均持续9-16天,其中1%的女性甚至需要手术来止血。

子宫吸引术

通常在胎儿5-13周大的时候,进行的手术。


这时的婴儿已经心跳、手指、脚趾、手臂和腿,只是骨骼发育还不健全。


手术中,医生打开宫颈的开口,放入所谓的“抽吸导管”,它的吸取力是一般家用吸尘器的10-20倍。


在强烈的吸引力下,骨骼脆弱的婴儿就会被导管「分尸」变成块状,被吸取出体外…


但通常,为了避免还有残留物留在子宫,医生会再用刮匙刮子宫,对于药物流产没有排干净胎儿的,医生们也会进行这项手术。


子宫吸引术,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有:引发感染,大失血,或伤害肠、膀胱、血管等,对子宫颈也是一大负担。


这两种是孕早期,采用的堕胎方法。孕晚期,则更加残酷,伤害也更大。

但不论是哪种方法,对女性的身体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2016年卫计委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工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5岁以下女性占47.5%。


在接受人流手术的女性中,流产次数大于两次的占55.9%。


有文献报道,多次反复流产,刮宫所导致的宫腔黏连高达25-30%,已经成为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

3

与堂而皇之的人流相比,“避孕套”反而难以启齿。

曾经看过一组大数据,在要求做人流的未婚女性中,三分之一的女性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以前,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

在北京大学2010年公布的调查报告中现实:有半数的青少年在第一次行为时,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另外仍有三层的学生不知道可以用避孕套和避孕药避孕。

这里之所以用一份2010年的数据,是因为,此后没有这方面的全面的调查。

不到位的性教育,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女性。

2018年5月,上海部分高校安装了“HIV尿液检测包”的自动售卖机。

其中,上海同济大学的艾滋病匿名检测包,仅用时6个小时即售罄。

投样回收的37份样本一份不少,其中2份阳性,另有3份因故检测不合格。


据报道,截止到2017年6月,北京高校感染艾滋病的人数累计1244例,分布于全市59所高校。

广州省病例达231例,报告病例数以年均46.37%的速度快速增长。

江西南昌,至2016年8月底,共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

2017年4月,素有湖南“硅谷”之称的科教大区岳麓区被爆出106名大学生感染艾滋。


中共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年度新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4年的16.58%。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艾滋病10%的“重灾区”认定感染红线值。

其中,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其中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到81.6%,形势非常严峻。

相关数据的统计均是由已知报道病例计算,当然不知道的,未登记的还有许多……

父母、学校对孩子性教育的缺失,让孩子缺乏最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

但除了父母的责任,你也一定要记得:

如果没有做好携手一生的准备,就一定要戴套。戴套是保护,也是责任。

万不得已要堕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愿你享受性,也要学会不被它伤害。

本身就有慢性病

打疫苗难道不会更危险吗

打疫苗后医生总是叮嘱这么多注意事项

不就是因为不安全吗

“控制稳定就可以接种”

什么样才算“稳定”

对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专门进行深度科普:患慢性病并非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严格禁忌;慢性病、基础病,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死亡的风险,但并不增加接种后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老年人感染后,重症、死亡风险更高,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人群更低,因此,老年人群十分值得接种。

慢性病不会增加疫苗不良反应风险

有的市民会问,患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都属于接种禁忌,不就是说明慢性病患者接种更危险吗

对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副部长张春焕特别澄清:患有慢性病、基础病,并不会导致接种后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更加严重,不会导致原有疾病进展。那么,为什么还会把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未控制的严重疾病列为接种禁忌呢

这是因为,接种疫苗后,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在原有疾病症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而接种后又出现身体不适时,可能导致难以区分究竟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症状,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

“慢性病、基础病本身,以及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发生机理上来说,两者只会是单纯的‘1+1=2’的叠加的关系,一般不会出现‘1+1>2’的情况。”张春焕说。

在身体患病,但是病情症状较轻、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即使可能会叠加不良反应,和单纯不良反应的症状相差不大、不至于产生混淆,也不会大幅增加不良反应处置的难度。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在慢性病的稳定期,只要身体控制良好、药物控制稳定的,都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相关指标维持稳定就算“控制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早期,对暂缓接种的情形一度把控得比较严。“而随着接种工作的推进、大量数据的收集,我们认为新冠病毒疫苗对于老年人群也是安全的,暂缓接种的情形也要改变。即使是慢性病患者,只要身体状况良好、药物控制稳定,都是可以接种的。所以目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就是只有接种指南提到的那5类。”张春焕表示。

如何才算是“病情稳定”他介绍,如果目前的治疗措施已维持了一段时间,病情无进展,相关指标维持稳定、不会更加严重,就可以认为处于一个病情稳定的状态,“当然,如果能够出门社交、爬山、跳广场舞,更加说明身体状况良好了。”接种前,医生也会对接种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老年人们不要随意自己评估,而错过了获得疫苗保护的机会。


五种“接种禁忌”

根据我国现行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包括五种:

(一)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二)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三)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四)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五)妊娠期妇女。

其中的第一、第二点,可以认为是接种疫苗的严格禁忌,除非是评估认为接种收益远大于风险、且做好处理过敏反应的准备,一般都不予接种;而第三、四、五点接种禁忌,实际上都是人体在一定有限的时间段内的健康状态,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可以认为是“相对禁忌”。

我国已有1.46亿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据新华社电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新冠疫苗接种加上有效的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专家表示,接种新冠疫苗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截至4月5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超2.24亿人,完成全程接种超2.12亿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超1.46亿人。

“老年人大都有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重症、死亡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重症和死亡风险。”雷正龙呼吁大家及时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同时符合条件的及时完成加强免疫。

针对一些老年人担心接种新冠疫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从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王华庆提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和正在服用药物的人,如果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建议缓种疫苗。

老年人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接种疫苗怎么办王华庆表示,应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在疫情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陌生人的接触,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

“老年人周围的人,做好个人防护也非常重要。”王华庆建议家里和其他接触老年人的人及时接种疫苗,从而对老年人形成保护。

老人家少出门就不用打疫苗错!



文/·新花城